
方言。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利。亦喻不落實的諾言。 茅盾 《“*********”周年》:“ 華盛頓 也許要來‘周年’:重申《九國條約》,再給高等 華 人空心湯圓。”亦作“ 空心湯糰 ”。評彈《*********》:“對面馄饨店裡老闆在喊:‘先生,吃湯團!’小特務想:‘哪裡還吃得下湯團,空心湯團都吃飽了。’”
“空心湯圓”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際利益的事物,或指無法兌現的承諾。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深入的典故分析或例句擴展,可參考以上标注的權威來源。
《空心湯圓》是一個成語,意為表面一團和氣,内心空洞無實。表示虛僞、做作、虛胖等現象。
《空心湯圓》可以拆分為:“空”、“心”、“湯”、“圓”。其中,“空”和“心”為兩個部首,“湯”和“圓”為兩個偏旁。具體的筆畫數為:“空”(8畫)、“心”(4畫)、“湯”(7畫)、“圓”(11畫)。
《空心湯圓》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湯圓是一種傳統的中國年節食品,通常由糯米粉制成圓形,外表光滑。而“空心”則指湯圓内部腔體為空,沒有任何填充物。将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空心湯圓”的比喻,用來形容人的内心虛僞空洞。
在繁體字中,空心湯圓的寫法和簡體字類似,隻是書寫形式略有差異。
古時候,空心湯圓的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漢字的發展與演變使得字形有所變化,但整體的意義沒有改變。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和藹可親,但内心卻是個空心湯圓。
2. 這個人虛僞得如同一個空心湯圓,無法信任。
空心空洞、湯圓、和氣可親、虛僞、做作、虛胖
虛僞、做作、虛胖、假惺惺
真誠、實心、坦率、傑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