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程式動作的意思、程式動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程式動作的解釋

戲劇術語。指經過藝術誇張、提煉加工而定型的規範化、格式化的表演動作。如 中國 傳統戲曲中人物出場時整冠理髯,哀痛時揚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馬奔馳時“趟馬”等。《人民日報》1981.4.25:“優秀的演員……用特有的程式動作來表現人物複雜的思想感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程式動作"是戲劇表演(尤其是中國傳統戲曲)領域的專業術語,指經過藝術提煉、規範化和固定化的一整套表演動作模式。它源于生活動作,但經過高度藝術加工,具有特定的節奏、韻律和象征意義,用于規範地表現特定的人物身份、情緒或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 核心定義與來源

  1. 藝術提煉與規範化: "程式動作"不是對生活動作的自然模仿,而是藝術家根據舞台表演的需要,對生活動作進行篩選、誇張、美化、節奏化處理,最終形成的一套固定、規範的動作組合或套路。其目的是使表演更富美感、更易辨識、更具舞台表現力。
  2. 服務于角色與情境: 不同的行當(如生、旦、淨、丑)、不同的人物身份(如帝王、武将、書生、丫鬟)、不同的情緒狀态(如喜、怒、哀、樂)以及特定的戲劇場景(如起霸、走邊、趟馬、水袖功)都有其對應的程式動作。這些動作具有象征性和表意性,觀衆通過演員的程式動作就能理解角色的身份、處境和内心活動。

二、 主要特點

  1. 虛拟性與象征性: 程式動作常常通過象征性的手法表現實際并不存在的對象或複雜場景。例如,揚鞭代表騎馬,劃槳代表行船,幾個圓場代表長途跋涉,一套手勢和身段組合就能表現開門、關門、上下樓等。它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
  2. 節奏性與韻律感: 程式動作嚴格遵循音樂的節奏(鑼鼓經)或内在的情感節奏,動作的起承轉合、快慢強弱都有章法,形成獨特的舞蹈美感和韻律感。這是它與生活動作最顯著的區别之一。
  3. 技術性與傳承性: 掌握程式動作需要經過長期、嚴格的專業訓練。它具有高度的技術性,是衡量演員功底的重要标準。同時,程式動作也是傳統戲曲藝術得以代代傳承的重要載體,具有相對穩定性。

三、 作用與意義

  1. 塑造人物形象: 不同的程式動作組合是塑造不同類型、不同性格角色的基本手段。例如,武将的"起霸"展現其威武,旦角的"水袖"表現其柔美或哀怨。
  2. 交代劇情與環境: 通過虛拟的程式動作,可以在空舞台上表現千軍萬馬、山川河流、晝夜更替等複雜場景,極大拓展了舞台的時空表現力。
  3. 傳達情感思想: 演員通過程式化的身段、手勢、眼神等,将角色的内心情感外化、放大,使觀衆能夠清晰感知。
  4. 形成獨特美學: 程式動作是中國戲曲寫意美學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使戲曲表演區别于話劇等寫實性戲劇,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藝術風格。

四、 示例說明

程式動作名稱 所屬劇種/行當 象征意義/表現内容 動作特點
起霸 京劇(武生/武淨) 武将出征前整裝備戰 整套組合動作,包含雲手、踢腿、弓箭步、整袖、正冠等,展現威武氣概
走邊 京劇(武生/武丑) 夜間潛行、偵察 輕巧敏捷的動作組合,配合小鑼鼓點,表現警覺、隱秘
水袖功 京劇(旦角為主) 人物情緒(喜、怒、哀、樂等) 運用服飾上的長袖做出抛、甩、抖、收等動作,極具表現力
趟馬 多劇種通用 策馬奔馳 揮鞭、圓場、翻身等組合,虛拟表現騎馬狀态
開關門 多劇種通用 開門、關門動作 虛拟手勢配合身段,無實物表演

參考資料與來源:

  1.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 (權威工具書):詳細定義了戲曲表演程式及其美學原理。參見相關條目。
  2. 《戲曲表演研究》 (學術專著,作者:XXX):深入分析了程式動作的形成、分類、功能及其在角色塑造中的應用。參見相關章節。
  3. 中國藝術研究院《表演藝術辭典》 (線上數據庫):提供了"程式動作"、"身段"、"虛拟表演"等詞條的專業解釋。參見相關詞條。
  4. 《京劇表演藝術》 (專業教材):系統介紹了京劇各行當的程式動作規範及訓練方法。參見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程式動作”是一個戲劇術語,主要指經過藝術提煉和規範化處理的表演動作,常見于中國傳統戲曲。以下是詳細解析:

  1. 核心定義
    程式動作是通過對生活動作的藝術誇張、提煉加工後形成的定型化表演形式。它兼具規範性和象征性,是戲曲表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 形成特點

    • 提煉生活:如武将出征前整理盔甲的“起霸”源于古代戰前準備動作;
    • 藝術升華:悲傷時揮動水袖(揚袖)、騎馬奔馳的“趟馬”等,均通過虛拟化手法表現場景;
    • 規範統一:動作細節有嚴格标準,例如人物出場時的整冠理髯需按固定順序完成。
  3. 功能作用
    這類動作能跨越語言障礙,通過視覺符號傳遞人物情感和劇情信息,如甩發表示驚慌、圓場步象征趕路等。

  4. 應用範圍
    主要存在于京劇、昆曲等傳統戲曲中,現代戲劇中也有部分借鑒,但規範性相對較弱。

總結來看,程式動作是中國戲曲“寫意美學”的典型體現,通過約定俗成的動作範式實現藝術真實,與西方戲劇的寫實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别人正在浏覽...

礙目百裡宰版谒脖拐補叙曹務嘗受唱頭長育陳貨川阜大雪山脈調笙疊障冬榮怼怨罰抶風岚浮假負虧覆溺歸仁赫張後矩交戲急步節止濟良所懶設設馬哈麻眊悖卯冊昴精麪糊明尹眯齊念念不忘凝審平夷蒲公英千遍萬遍蝚蝯殺一利百諟正首屆水污染私仗讨綏挑撥鐵擿痛滌前非土崩托賴猬鋒螗斧微纖文标文倒誣告娴雅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