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僮昏的意思、僮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僮昏的解釋

昏愦無知。亦指昏愦無知的人。《國語·晉語四》:“聾聵不可使聽,僮昏不可使謀。” 韋昭 注:“僮,無知;昏,闇亂也。”僮,一本作“ 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僮昏,漢語複合詞,由“僮”與“昏”二字構成。《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年幼無知且愚昧”之意,多用于古漢語語境。具體釋義如下:

1. 詞義解析

2. 文獻用例 此詞多見于古代典籍。例如《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有“僮昏不可使謀”的表述,指年幼愚昧者不足以委以重任。唐代孔穎達在《五經正義》中亦用“僮昏之性”描述未受教化者的天然狀态。

3. 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屬罕見,僅存于研究性文獻或仿古語境中。其近義詞包括“蒙昧”“稚拙”,反義詞則為“睿智”“練達”。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20年修訂本)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僮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1. 基本釋義
    “僮昏”指昏愦無知的狀态,也可用來形容昏聩無知的人。其中“僮”通“童”,表示幼稚、未開化;“昏”意為糊塗、混亂,兩字組合強調心智蒙昧、缺乏判斷力。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國語·晉語四》中的記載:“聾聩不可使聽,僮昏不可使謀。”韋昭對此注釋:“僮,無知;昏,闇亂也。”此處指昏聩之人無法參與謀劃決策。

  3. 構詞與延伸

    • “僮”:原指未成年仆役(如“書僮”),引申為幼稚無知。
    • “昏”:本義為黃昏,後衍生出“昏亂”“糊塗”之意。
    • 組合後形容人缺乏智慧或見識淺薄,常用于貶義語境。
  4. 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國語》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中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抱一財雄纏夾不清持滿愁顔傳饋打麼诃誕幻不經丹烏丹楹刻桷大譜兒丁徭地制二村煩請鳳箫龍管奮蹄工麗規匿鴻顯宦海胡七雜八奸谄交界嘉訓經綸滿腹浚湍隽觾焌油句欘留居六龍輿六铢衣馬騌妙楷南障山内斂秾芳弄盞傳杯女闾攀翫棚巷颀而情理難容求道于盲山酒山塘石火睡卿太一壇談柄桃李争妍頭葉外洋罔兩罔人亡羊得牛萬歲五搶六奪五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