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驚濤駭浪。 元 賈蓬萊 《龍劍合曲》:“鏗然一躍同駿奔,駭浪驚濤白晝昏。” 清 王韬 《淞濱瑣話·粉城公主》:“海中駭浪驚濤,聲如奔馬。”《1959-1961兒童文學選》序:“在建設社會主義、共6*産主義的道路上,遇到駭浪驚濤,經得起風險。”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駭浪驚濤漢語 快速查詢。
“駭浪驚濤”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該成語通過自然現象的壯闊與危險,隱喻人生需以勇氣應對逆境,常見于文學作品和勵志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鏡花緣》第六回或唐代田穎的原文片段。
《駭浪驚濤》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形容巨大、驚人的浪洶湧而來。它用來比喻困難、危險重重的境地,也可以形容事物變化劇烈、狀況險惡。
《駭浪驚濤》的拆分部首是馬、水、心。它的筆畫數分别是10、8、7。
《駭浪驚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的一句話:“于是吳起驚駭滅途。”後來,這句話逐漸演變為成語《駭浪驚濤》。
繁體字中,《駭浪驚濤》的寫法為《駭浪驚濤》。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對于《駭浪驚濤》這個成語,其古時候的寫法為《駭浪驚濤》。
1. 在飓風中,大海掀起了駭浪驚濤,給船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2. 經過漫長而激烈的讨論,他們最終決定了面對困境,勇敢地迎接駭浪驚濤。
1. 駭人聽聞:形容事情非常令人震驚和驚訝。
2. 驚濤駭浪:形容巨大的波浪,也用來比喻重重困難和險惡環境。
1. 驚濤拍岸
2. 烈浪滔天
3. 大浪滔滔
平靜海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