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孫大娘的意思、公孫大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孫大娘的解釋

唐 開元 間教坊的著名舞伎,善舞劍器渾脫。《太平禦覽》卷五七四引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 開元 中,有 公孫大娘 善劒舞,僧 懷素 見之,草書遂長,蓋壯其頓挫勢也。”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吳道子》:“ 開元 中……時又有 公孫大娘 ,亦善舞劒器, 張旭 見之,因為之草書。 杜甫 歌行述其事。是知書畫之藝,皆須意氣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歌行,指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參閱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舞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孫大娘是唐代開元年間著名的舞蹈藝術家,其名號與劍器舞緊密相連,以下從多個角度解析這一曆史人物:

一、身份與技藝 公孫大娘是開元盛世時期的宮廷舞者,被譽為「唐宮第一舞人」。她以《劍器舞》聞名,其舞姿剛柔并濟,杜甫曾用「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骖龍翔」形容其氣勢。她不僅繼承傳統劍舞,還創新了《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舞種,融合西域舞蹈元素,形成獨特風格。

二、文化影響

  1. 藝術啟發:草聖張旭觀其舞後領悟書法頓挫之勢,懷素、吳道子亦受其舞姿啟發精進技藝。
  2. 文學記錄: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追憶其風采,成為唐代詩歌名篇。

三、名字考據 「大娘」實為唐代對家族長女的稱呼,非指年齡。公孫大娘本名不詳,因排行第一得此稱謂。其生平記載多見于文人筆記,正史未載,推測出身低微,後因技藝超群進入宮廷。

四、曆史評價 她被視為盛唐文化繁榮的象征,其舞蹈融合胡漢藝術精髓,展現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雖晚年流落民間,但通過藝術影響将盛唐氣象镌刻于文化史中。

注:更多細節可參考杜甫原詩及《曆代名畫記》《明皇雜錄》等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孫大娘

《公孫大娘》是指古代戲曲中的一個角色,是一位具有威嚴氣質和高尚品德的女性形象。她以善良、聰慧和勇敢而著稱,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女性的高尚操守和堅強意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孫大娘》的拆分部首是“公”和“女”,其中“公”表示高大、威嚴,“女”表示女性。根據部首的不同位置,可以将“公孫大娘”拆分為“公”、“女”、“大”、“娘”四個字。它們的筆畫分别為2畫、3畫、3畫、9畫。

來源

《公孫大娘》是出自明代尹洙所創作的傳奇戲劇《牡丹亭》中的一位角色。這部戲曲以愛情悲劇為主題,以富有抒情和豪放的文風,描繪了悲慘的愛情故事。《公孫大娘》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才智,成為該劇中的重要形象。

繁體

《公孫大娘》是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公孫大娘》的意思相同,隻是字形上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公孫大娘》的意思并未改變。因為漢字的演變,字形可能有所差異,但基本的含義仍然相同。

例句

1. 她的高尚品德和堅強意志使她成為一位真正的公孫大娘。

2. 在關鍵時刻,她展現出了公孫大娘般的勇氣和智慧。

組詞

公孫、公子、公主、大家、娘娘、大公、孫女

近義詞

賢婦、女英雄、女俠、女豪傑

反義詞

凡夫俗子、尋常女子、平庸之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