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den oneself] 用磨擦法使物尖銳,比喻人經受磨練或鍛煉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業。——《顔氏家訓·勉學》
(1).在磨刀石上磨擦。《書·費誓》“礪乃鋒刃” 孔 傳:“磨礪鋒刃。” 漢 王充 《論衡·率性》:“消鍊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 唐 韓愈 《南溪始泛》詩之一:“石麤肆磨礪,波惡厭牽挽。” 魯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獄》:“添薪加火,磨砺刀山,使地獄全體改觀,一洗先前頹廢的氣象。”
(2).亦作“ 磨厲 ”、“ 磨勵 ”。磨練。 漢 王充 《論衡·率性》:“世稱 子路 無恒之庸人…… 孔子 引而教之,漸漬磨礪,闔導牖進。”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 宋 葉適 《蕲州到任謝表》:“磨厲鈍頑,收其敏達之効。” 明 歸有光 《浙省策問對》:“ 舒燐 刻苦磨勵,改過遷善。” 清 曾國藩 《台州墓表》:“窮年磨厲,期于有成。”
(3).比喻作好準備,以便反擊或及時一試。 宋 蘇轼 《大雪論差役不便劄子》:“臣聞差役之法,天下以為未便,獨臺諫官數人者主其議,以為不可改,磨礪四顧,以待言者,故人畏之而不敢發耳。” 清 曹寅 《送亮生江陰補試》詩之二:“不信日華迷五色,老拳磨礪自當場。”
“磨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ó lì,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本義
指用磨刀石摩擦金屬器具(如刀、劍等),使其鋒利。例如:“磨砺鋒刃”。
例:漢·王充《論衡》提到“消鍊五石,鑄以為器,磨砺生光”。
比喻義
引申為人在經曆困難或挑戰中鍛煉意志、提升能力。例如:“艱苦生活可磨砺人的意志”。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顔氏家訓》《論衡》等文獻。
磨砺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一個人或事物經過反複修煉、錘煉後變得堅韌、強大和有力量。
磨砺這個詞由“石”和“矽”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2個筆畫。
磨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南華》一首詩中,千百年來一直被廣泛使用。
磨砺的繁體字為「磨礪」。
在古代,磨砺的寫法和現在稍有不同。它的寫法是「砹」,意為用磨石打磨、磨削。後來,在繁體字的發展階段,砹這個字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磨砺。
1. 經曆了一番磨砺,他的技藝終于達到了巅峰。
2. 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通過艱難的磨砺最終獲得成功。
3. 這場比賽對我們隊伍來說是一次磨砺,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
磨砺可以與其他詞組成一些相關詞語,如:
磨砺意志、磨砺品質、磨砺才華、磨砺刀刃等。
錘煉、鍛煉、磨練、修煉。
腐化、堕落、軟弱、消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