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貢的意思、款貢的詳細解釋
款貢的解釋
歸附進貢。 明 張居正 《番夷求貢疏》:“待其既敗,而後撫之,則彼之感德愈深,而款貢可以堅久。”《明史·外國傳一·廣西土司三》:“兵科給事中 張輔之 、 遼東 都禦史 趙燿 皆言款貢不可輕受。”
詞語分解
- 款的解釋 款 ǎ 誠懇: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親切融洽)。款誠。款語(懇切談話)。 器物上刻的字,書畫、信件頭尾上的名字:落款(題寫名字)。題款。 式樣:款式。 法規條文裡分的項目:條款。
- 貢的解釋 貢 (貢) ò 獻東西給上級,古代臣下或屬國把物品進獻給帝王:進貢。納貢。貢獻。貢品。貢賦。 封建時代給朝廷薦舉人才:貢生(指經科舉考試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人)。貢舉。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網絡擴展解釋
“款貢”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歸附進貢”,主要用于描述古代邊疆民族或屬國向中央政權表示臣服并進獻貢品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款”:本義包含誠懇、歸附之意(如“款待”“款誠”),在“款貢”中側重表達誠心歸順。
- **貢”:指進獻貢品,體現附屬關系(如“朝貢”“納貢”)。
- 組合義:二者結合後,指通過進貢表示政治歸屬,強調臣服方主動的誠意與行動。
2.出處與曆史背景
- 該詞多見于明代文獻,如張居正《番夷求貢疏》提到“款貢可以堅久”,指邊疆部族歸順後長期維持進貢關系。
- 《明史》中記載官員讨論“款貢不可輕受”,反映古代對接受歸附進貢的慎重态度。
3.使用場景
- 多用于曆史語境,描述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如蒙古、女真等)的外交互動,例如:“明廷通過接受款貢,穩定了北部邊疆”。
- 現代引申用法較少,個别資料将其泛化為“對上級表示敬意并奉獻”(如),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需謹慎參考。
4.結構分析
- 語法:動賓結構,強調“以進貢達成歸附”的行為過程。
- 近義詞:朝貢、納貢(側重進獻);歸附、臣服(側重政治歸屬)。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曆史案例或語義演變,可參考《明史》相關章節或古代外交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貢的意思
款貢是一個具有多重意義的詞語。在經濟和商業領域,款貢指的是為表示尊敬或感激而送給别人的禮物或捐贈。例如,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贈送的禮物可以被稱為款貢。此外,在古代文化中,款貢也可以指代官員向上級或君王進貢的貢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款貢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
- 款:部首是欠,總筆畫數為12。
- 貢:部首是貝,總筆畫數為9。
來源
款貢這個詞在漢字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會,君王或貴族需要官員或地方領導者向他們進貢,以顯示對君王的尊敬或效忠。這種進貢行為也被稱為款貢。隨着社會的變遷,款貢的含義也逐漸擴展到其他領域,如商業交流和禮尚往來。
繁體字
款貢的繁體字為「款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款貢在古時的寫法為「欠貢」。
例句
1. 他向領導獻上了一份誠摯的款貢。
2. 中國古代官員需要向皇帝進貢款貢。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禮品款貢、進貢款貢、文物款貢
近義詞:貢品、貢獻、贈品
反義詞:索賄、勒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