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的意思、青箬笠的詳細解釋
青箬笠的解釋
亦作“ 青篛笠 ”。雨具。箬竹葉或篾編制的笠帽。 唐 張志和 《漁父》詞:“青箬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宋 孫觌 《題谷隱》詩:“葦間青篛笠,髣髴見 秦 逃。”《水浒傳》第七七回:“舡上一箇人,頭戴青箬笠,身披緑蓑衣,斜倚着舡背,岸西6*獨自釣魚。” 清 厲鹗 《施北亭攜酒湖上》詩:“詩從青箬笠前得,秋在白荷花上來。”
詞語分解
- 青的解釋 青 ī 深綠色或淺藍色:青綠。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蔥。青山綠水。青雲直上。萬古長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遠不衰)。 綠色的東西:踏青。青黃不接。 靛藍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藍,勝于藍。 黑色:青布。青線。青衫。青衣。 喻年輕:青年。青春。青工。 竹簡:青簡。青史(原指寫在竹簡上的記事,後指史書,如“永垂青青”)。 筆畫數:; 部首:青; 筆順編號:
- 箬笠的解釋 用箬竹葉及篾編成的寬邊帽。《紅樓夢》第四五回:“ 寶玉 頭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 許傑 《鄰居》四:“在風雨潇潇中,他拿着一支鈍鑿,沒有箬笠,更沒有蓑衣,出着頭,在雨下淋到酒店。”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青箬笠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青箬笠”是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用箬竹葉或竹篾編織的鬥笠,屬于傳統雨具的一種,顔色為青色。其名稱中,“箬”即箬竹,一種常見于南方的竹類植物,葉片寬大適合編制器物。
二、來源與文學引用
- 詩詞出處
最早見于唐代張志《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繪了漁人雨中垂釣的閑適場景,成為經典意象。
- 其他文學作品
- 宋代孫觌《題谷隱》詩:“葦間青篛笠,髣髴見秦逃。”(“篛”為“箬”的異寫)。
- 《水浒傳》第七十七回提到人物“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展現江湖氣息。
三、用法與延伸
- 象征意義:常與“綠蓑衣”搭配,象征隱逸、淡泊的田園生活。
- 現代造句:如“青箬笠,綠簔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多用于描寫自然意境或表達超脫心境。
四、相關說明
“青箬笠”與“青篛笠”為同一詞的不同寫法,後者屬異體字用法。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具體例句,可參考《漁歌子》及古典文學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青箬笠》的意思
《青箬笠》是一首古代詩詞的名字,意指穿着青色箬草編制的帽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青箬笠》的拆分部首是⾮(非土部)和⽅(方旁),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青箬笠》出自明代文學家辛棄疾的《青衫淚點血》,是他描寫自己喪母之痛的一首抒情詞。
繁體
《青箬笠》的繁體字為「青箬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箬」這個字可以寫作「篛」。而「青箬笠」則可以寫作「青篛笠」。
例句
他頭上戴着一頂青箬笠,看上去非常樸實。
組詞
箬草、箬竹、箬帽、笠子
近義詞
青草帽、青色鬥笠
反義詞
黑紗笠、白色禮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