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已有之”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某種事物、現象或觀念在古代就已經存在,并非現代新出現的。例如:“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古已有之”。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語成語大詞典》)。
《古已有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某種事物已經存在了很久,是非常久遠的。這個成語形容事物的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古已有之》這個成語的拆分可以分為四個字:“古”,“已”,“有”,“之”。其中,“古”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5;“已”的部首是“己”,筆畫數為3;“有”的部首是“月”,筆畫數為6;“之”的部首是“丶”,筆畫數為4。
《古已有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它起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竊高祖已教之儀、斬關張、擊丑、虜将軂數十矣。決熴而灼,古已有之。”
在繁體字中,成語《古已有之》的寫法為「古已有之」。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比現代有所不同。《古已有之》這個成語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古已有之」,其中的字形可能與現代稍有差别。
1. 這些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在古已有之的文化中一直傳承至今。
2. 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非常精彩,但古已有之的套路已經讓人感到有些審美疲勞。
1. 有之古今
2. 古今中外
3. 古老
4. 有
1. 由來已久
2. 曆史悠久
3. 古老
4. 傳統
1. 新生
2. 新興
3. 前所未有
4. 現代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