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稱潑辣好強的女青年。《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這是一個二十八歲的姑娘,由于她工作潑辣、勞動賣勁,群衆都喊她‘假小子’。”《花城》1981年第6期:“在生活中可以觀察到,那些假小子似的潑辣好強的姑娘和大姑娘般溫柔細心的男子都比較聰明。”
“假小子”是一個常用于形容女性具有男性化特征或行為的詞語,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理解:
指性格或形象接近男性的女性,涵蓋行為、氣質或裝扮的中性化傾向。這類女性可能表現出開朗直率、不拘小節的特點,也可能在穿着、興趣愛好上偏向傳統男性領域(如運動、機械等)。
早期該詞多用于形容兒童或青少年(如“野丫頭”),但現代語境已無嚴格年齡限制。隨着性别觀念多元化,假小子逐漸擺脫負面标籤,成為個性化表達的一種方式。
提示:若需了解影視作品《假小子》或相關文化現象,可參考搜索來源中的電影介紹(如)。
假小子是指行為、形象或性格上比較像男孩子的女孩子。下面将會介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假小子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偏旁是小(少)。其中“假”字的筆畫順序是丨一丨一丨一,總共有五畫;“小”字的筆畫順序是一丨一丨一,總共有三畫。
假小子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末,用于形容那些不喜歡打扮得很女性化、舉止或興趣愛好比較男性化的女孩子。來源于對這些女孩子的特征的觀察和描述。
繁體字“假小子”的寫法沿用了簡體字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代寫法中,“假”字常用于表示裝模做樣、虛僞的意思。而“小”字在古代寫法中與現代寫法相同。
1. 她是個假小子,喜歡踢足球,不喜歡穿裙子。
2. 那個女孩子雖然長得很可愛,但是她的性格像個假小子。
1. 女漢子:女孩子行為、性格或形象上像男孩子。
2. 男娃子:行為、性格或形象上比較像女孩子的男孩子。
1. 淑女:指有女子風度、舉止娴靜大方的女性。
2. 文雅:指文化修養高尚,舉止優雅大方。
注:拆分部首和筆畫僅供參考,因字體與書寫習慣有所差異,筆畫數可能會有不同。【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