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伏低做小的意思、伏低做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伏低做小的解釋

甘願處于低下的地位。 元 尚仲明 《三奪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勞,怎肯伏低做小。”《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以部曲待之, 劉備 安肯伏低做小?”《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家又不曾寫立文書,得他身價,為什麼肯去伏低做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伏低做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形容甘願處于低下的地位,表現出低聲下氣或巴結奉承的态度。部分文獻也提到其隱含“降低身份、小心謹慎”的語境。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淵源
    最早見于元代尚仲賢的《三奪槊》:“他立下功勞,怎肯伏低做小?”,後《三國演義》《儒林外史》等名著均引用此語,例如《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劉備安肯伏低做小?”。

  2. 語法結構
    聯合式成語,通常作謂語、定語,用于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謙卑姿态。


三、近義詞與延伸


四、注意事項

部分網絡釋義(如“小心謹慎”)可能與主流解釋存在差異,建議以權威文獻和經典用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拆分部首和筆畫

《伏低做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伏」、「低」和「做」這三個部首。

「伏」字的部首是「人」,它有4個筆畫。

「低」字的部首是「亻(人的簡化形式)」,它有3個筆畫。

「做」字的部首是「亻(人的簡化形式)」,它有9個筆畫。

意思和來源

《伏低做小》這個詞指的是一個人在做事情或跟别人打交道時,态度低聲下氣,屈服謙卑,不敢有自己的主張和立場。這種行為通常是為了讨好他人或避免麻煩。

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觀念,強調對權威和上級的尊重以及謙虛謹慎的态度。

繁體

「伏低做小」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伏」字的寫法為「伏」字底下加上「八」字旁,象征俯首稱臣的意思。

「低」字的古時候的寫法為「低」字左邊是「共」字,右邊是「卑」字,表示低下謙卑的意思。

「做」字的古時候的寫法為「做」字上面加上「故」字旁,意味着按照舊例或順從他人的意思。

例句

他在老闆面前總是伏低做小,從來不敢有自己的主張。

她被父母過分保護,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伏低做小的性格。

組詞

逢迎拍馬、奴顔婢膝、卑躬屈膝、低聲下氣

近義詞

卑躬屈膝、低聲下氣、奴顔婢膝、谄媚取寵

反義詞

傲慢無禮、自大狂妄、抗命不遜、不屈不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