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汩和的意思、汩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汩和的解釋

擾亂和氣;損傷元氣。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立不朽之言者,不以産業汩和;追下帷之績者,不以窺園涓目。”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有用人之用也,無用我之用也。循身者不以名汩和,修生者不以物累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汩和”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形和字義角度進行拆解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說文解字》等權威辭書記載:

  1. “汩”(gǔ)本義為水流湍急之貌,《說文解字》釋作“治水也”,引申為擾亂、湮沒之意,如《楚辭·天問》中“不任汩鴻”。
  2. “和”(hé)指調和、和諧,《爾雅》注“和,諧也”,《禮記·中庸》強調“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體現事物交融的平衡狀态。

組合使用時,“汩和”可理解為通過調和達到自然消融的狀态,常出現在道家哲學語境中,如《莊子·天下》所述“與天地為合,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描述萬物在動态中歸于和諧的境界。該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動制靜”“陰陽相濟”的哲學觀。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汩和”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汩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意為擾亂和氣、損傷元氣。該詞由“汩”(gǔ)與“和”組合而成:

二、出處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抱樸子》:

  1. 《抱樸子·守塉》提到“不以産業汩和”,指不因追求物質利益擾亂内在平和。
  2. 《抱樸子·博喻》中“不以名汩和”,強調不因名利損傷元氣。

三、現代語境中的應用

現代多用于比喻破壞和諧關系或内在平衡,例如:

四、注意事項

需區分“汩”(gǔ,右為“曰”)與“汨”(mì,右為“日”),後者特指汨羅江。

别人正在浏覽...

白紗襃頌八聲甘州怭怭逼綽刀子倉法禅誦對立防空飯銀服馭符兆福字履噶舉派共計規鏡寒塞鶴孤合交橫眉瞪目皇曆婚親迦逅翦刀見羹見牆見駕見來檢閲絜行腳本濫殺樂士涼霏領域漏網淪雜落不是旅邸螞蟻啃骨頭密修判死平靖器長器數啟攢人命戎旆觞肴慴憚仕流實體使愚使過骰盆頭魚宴彖定拖步猥巷武家樣銜疚邪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