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頭魚宴的意思、頭魚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頭魚宴的解釋

遼 代曆代皇帝春天外出遊獵捕獲第一條魚後舉行的宴會。《遼史·天祚皇帝紀一》:“二月丁酉,如 春州 ,幸 混同江 鈎魚,界外 生女直 酋長在千裡内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三節:“ 遼 朝曆代皇帝也經常在 達魯河 或 鴨子河 ( 混同江 )的春捺缽鈎魚。捕獲頭條魚設宴慶祝,稱‘頭魚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頭魚宴是遼代(907-1125年)皇室特有的傳統活動,具體指皇帝春季遊獵時捕獲第一條魚後舉辦的盛大宴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
    頭魚宴源于遼代皇帝春季的"捺缽"制度(即遊牧民族的移動行宮),皇帝在混同江等水域鑿冰捕魚,捕獲的第一條魚被視為祥瑞,需設宴慶祝。

  2. 活動流程
    該宴會包含兩個重要環節:

    • 捕魚儀式:皇帝親自用繩鈎釣取冰下魚群中的首條魚;
    • 頭雁宴:同日還會射獵春季首隻大雁或天鵝,兩者共同構成完整的春季狩獵慶典。
  3. 政治意義
    宴會具有外交功能,遼帝常借此召見女真等部族首領。《遼史》記載,天祚帝曾在頭魚宴上命女真酋長完顔阿骨打起舞,此舉激化了民族矛盾,成為遼金戰争的導火索之一。

  4. 文化特征
    宴會中保留契丹傳統:

    • 以魚頭為尊,象征地位;
    • 采用冰上露天宴飲形式;
    • 伴有歌舞、摔跤等遊牧特色表演。

該習俗延續至遼滅亡,是研究契丹民族生态觀和政權運作的重要切入點。更多原始記載可參考《遼史·天祚皇帝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頭魚宴》的詞義及來源

《頭魚宴》是指一種宴會,主要以頭魚為菜品,而舉辦的盛宴。在餐桌上,頭魚宴被視為一種高品質的宴會,往往用于隆重的場合和重要的慶祝活動。

《頭魚宴》這個詞源自中國文化,比較常見于中國南方地區,特别是粵菜文化中。宴會主辦方通常會提供豪華的魚宴,以展示他們的食品文化和對客人的尊重。

《頭魚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頭魚宴》一詞的拆分部首是辶(走部)和魚(魚部)。其中,辶部作為部首,表示與“行走”相關的意思;魚部則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魚”相關的意思。

根據筆畫順序,辶部的筆畫數為3,魚部的筆畫數為11。

《頭魚宴》的繁體字寫法

《頭魚宴》的繁體字寫法為《頭魚宴》。

古時候《頭魚宴》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頭魚宴》這個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存在一定差異。

《頭魚宴》的例句

1.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為你準備了一場豐盛的頭魚宴。

2. 邀請了許多貴賓參加的頭魚宴上,人們盡情享用美味佳肴。

相關詞彙

組詞:魚宴、宴會、頭魚、盛宴、賓客

近義詞:魚宴、魚席、魚宴盛宴

反義詞:素宴、素齋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