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和的意思、汩和的详细解释
汩和的解释
扰乱和气;损伤元气。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立不朽之言者,不以产业汩和;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有用人之用也,无用我之用也。循身者不以名汩和,修生者不以物累己。”
词语分解
- 汩的解释 汩 ǔ 水流的样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治理,疏通:决汩九川。 扰乱:“天公岂物欺,若此汩时序”。 涌出的泉水。 沉没(?):汩没(?)。 汩 ù 迅疾的样子:悲风汩起。
- 和的解释 和 é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和谐;.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数学
专业解析
“汩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形和字义角度进行拆解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及《说文解字》等权威辞书记载:
- “汩”(gǔ)本义为水流湍急之貌,《说文解字》释作“治水也”,引申为扰乱、湮没之意,如《楚辞·天问》中“不任汩鸿”。
- “和”(hé)指调和、和谐,《尔雅》注“和,谐也”,《礼记·中庸》强调“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体现事物交融的平衡状态。
组合使用时,“汩和”可理解为通过调和达到自然消融的状态,常出现在道家哲学语境中,如《庄子·天下》所述“与天地为合,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描述万物在动态中归于和谐的境界。该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动制静”“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参考文献:
-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Z].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 阮元. 十三经注疏[M]. 中华书局, 2009.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汩和”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汩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意为扰乱和气、损伤元气。该词由“汩”(gǔ)与“和”组合而成:
- 汩:本义为水流声或治理疏通(如“汩汩流水”),引申为扰乱、沉迷等含义。
- 和:指和谐、平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 《抱朴子·守塉》提到“不以产业汩和”,指不因追求物质利益扰乱内在平和。
- 《抱朴子·博喻》中“不以名汩和”,强调不因名利损伤元气。
三、现代语境中的应用
现代多用于比喻破坏和谐关系或内在平衡,例如:
- 过度追求名利可能“汩和”,导致身心疲惫。
- 争执不休会“汩和”团队协作氛围。
四、注意事项
需区分“汩”(gǔ,右为“曰”)与“汨”(mì,右为“日”),后者特指汨罗江。
别人正在浏览...
鞴蔽表闾弊谋茶褐色愁肠错陈等会儿雕靡动荡不定飞碁沸热風化苟妄关眼规圆过临好弄和奸和释红灯记还东山昏戆火筯鹘握坚甲厉兵节夫凈饭王晶状体锦鳞九译钜杰夔皋拉朽摧枯良心发现陵母伏剑陆王凝神娉婷谱子强梗切实清酌启问雀小脏全屈滞扫刷邵平田声乐深指顺心説表黍雪俗靡讬翰蓊菶温香渠吴关显灵鞋弓袜浅新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