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襃頌的意思、襃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襃頌的解釋

亦作“褒頌”。贊美,稱頌。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古之帝王建鴻德者,需鴻筆之臣褒頌紀載,鴻德乃彰,萬世乃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襃頌(bāo sòng)是“褒頌”的異體字寫法,現代漢語規範字形為“褒頌”。該詞為動詞,核心含義為贊美稱頌,具體指通過言辭或文字對人物、事迹、功德等表達高度的贊揚與崇敬。以下從構成與釋義兩方面詳述:


一、字義解析

  1. “褒”的本義

    本義指“衣襟寬大”,引申為擴大、弘揚,後專指嘉獎、贊揚。《說文解字》釋:“褒,衣博裾也”,段玉裁注:“引申之為凡大之稱……為褒美”。其字形從“衣”,體現與服飾相關的初始義,後抽象化為對善行的推崇。

  2. “頌”的本義

    原指祭祀時贊美神明的詩歌,《詩經》六義之一(風、雅、頌)。《毛詩序》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後泛指以莊重文體表達稱揚,如頌文、頌詞。

  3. 合成詞“褒頌”

    二字同義複用,強調公開、正式地給予高度贊譽。多用于對德政、功業、聖賢的稱頌,常見于史書、碑銘及禮儀文書。例如:

    《後漢書·光武帝紀》:“群臣奏議曰:‘……宜褒頌祖宗,以章功德。’”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贊揚,稱頌。多用于對君主或尊長的功德。”

    例句:宋·王安石《賀韓魏公啟》:“褒頌盛德,播于聲詩。”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褒頌”為書面語,釋義:“稱頌;贊美。”

    用法:常見于“褒頌功德”“褒頌先賢”等固定搭配。

  3. 《古代漢語詞典》

    強調其莊重性:“特指以典重文辭進行的官方或正式稱揚。”


三、文化背景與使用場景

“褒頌”承載傳統禮制文化,常見于三類語境:

  1. 曆史文獻:史家對明君賢臣的評贊(如《史記》對堯舜的褒頌);
  2. 碑銘祭文:刻石立碑以頌揚功德(如唐代《九成宮醴泉銘》);
  3. 禮儀文書:官方诰命、賀表中的程式化贊語(如清代賀皇帝壽辰的奏疏)。

參考資料

(注:古籍原文釋義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及學術考訂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襃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āo sòng,是“褒頌”的異體寫法,其核心含義為贊美、稱頌。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2.“頌”的擴展含義


3.使用場景


4.相關組詞


“襃頌”是古漢語中表示贊美稱頌的詞彙,現代多寫作“褒頌”。其含義與“頌”的頌揚、祝頌等用法密切相關,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文體中。如需進一步了解“頌”的其他含義,可參考《詩經》或相關古代文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班扇寶翰逋慢采榮昌誦超然自引逞辯鸱闌打野眼等住回電匣子笃暗鵝鴨行法科發明獎梵神繁嚣發矢悱恻飛躍官級毫巴好色合注紅羅緩降獲準借如祭酹金張許史久假不歸絕然拘略康甯犒饋躝跞連倫燎疱柳車緑珠枚别漂齧飄蕭旗船清輭祈祥人曹郎剩語書口私囊私勇天妖僮女土官畏備玮麗無機可乘向導處小爐兒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