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斷紅的意思、斷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斷紅的解釋

(1).謂稍抹胭脂,婦女的一種淡妝。 唐 元稹 《莺莺傳》:“常服睟容,不加新飾,垂鬟淺黛,雙臉斷紅而已。”《太平廣記》卷四八八引作“銷紅”。 宋 蘇轼 《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莫唱裙垂緑,無人臉斷紅。”

(2).飄零的花瓣。 宋 周邦彥 《六丑·薔薇謝後作》詞:“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斷紅”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層面解析:

一、傳統文學中的釋義

  1. 指代婦女的淡妝
    指古代女子在面部稍施胭脂的妝容形式,常見于詩詞描寫。如唐代元稹《莺莺傳》中描述:“雙臉斷紅而已”,宋代蘇轼詩句“無人臉斷紅”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2. 象征飄零的花瓣
    多用于表達落花意象,暗含時光流逝或情感寄托。例如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後作》中“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以花瓣比喻未盡的情思。

二、現代文化中的擴展

在當代語境中,“斷紅”還被用作漫畫名稱(如奇幻武俠題材作品),但此屬于特定創作領域的二次引申,與傳統詞義無直接關聯。


注:不同典籍對“斷紅”的解釋存在細微差異,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醫學領域偶有借用該詞指代月經停止現象,但屬非主流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紅》這個詞是指切斷鮮花的莖部,使之脫離花朵。這樣做通常是為了更好地展示花朵,或者為了更方便地插入花瓶或者盆景中。下面是關于《斷紅》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斷紅》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斷”和“紅”。“斷”的部首是“丶”,它由2個筆畫組成;而“紅”的部首是“糸”,它由6個筆畫組成。 來源:《斷紅》一詞的字義起源于古代的插花技藝,它在漢代的文獻中已經有所記載。 繁體:《斷紅》的繁體字是「斷紅」。 古時候漢字寫法:關于《斷紅》一詞的古代漢字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并沒有統一的确定,因為它的用法主要局限于傳統文化中。 例句:我喜歡在花店買鮮花,但是我總是把花莖斷紅後插入花瓶中。 組詞:斷花、紅瓣、花枝斷、鮮紅等。 近義詞:截花、切花。 反義詞:連枝、不切花。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