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艱食的意思、艱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艱食的解釋

糧食匮乏。《書·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艱食鮮食。” 孔 傳:“艱,難也。衆難得食處,則與 稷 教民播種之。” 唐 李商隱 《賽荔浦縣城隍神文》:“嗟我疲民,每虞艱食,寒耕熱耨,始望於秋成。”《宋史·神宗紀一》:“令監司戒飭州縣省事,勸民力田,民有艱食者振之。”《清史稿·德宗紀一》:“以近畿亢旱, 直隸 、 山東 暨 河南 、 河北 等府小民艱食,諭長官撫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艱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艱食(拼音:jiān shí)指糧食匮乏,即因自然災害、戰亂等原因導緻食物短缺的狀态。例如:


二、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益稷》:“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孔傳注解為“艱,難也”,指在難以獲取食物的地方,需通過耕種解決糧食問題。


三、相關成語:艱食鮮食

在成語“艱食鮮食”中,“艱食”特指人力耕種所得的五谷糧食,而“鮮食”則指自然獲取的鳥獸魚鼈等鮮貨,合稱代指勞動成果與自然資源的結合。例如:


四、現代使用

如今“艱食”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古代災荒、民生艱難的場景,如“直隸、山東等府小民艱食”。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但可通過成語“艱食鮮食”了解其延伸含義。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尚書》《宋史》等文獻,或訪問相關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意思

《艱食》是指在困難或貧困的環境中勉強維持生計、吃簡單且營養不足的食物。它反映了人們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忍受簡陋的飲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艱食》的拆分部首是「艮」和「食」,其中「艮」的筆畫數為4,「食」的筆畫數為9。

來源

《艱食》一詞源于《禮記·玉藻》:“夫艱食儉飲不苦于内,而勞無獲于外。則艱食者何以樂其身哉?”可見,這個詞在古代已經有所出現。

繁體

在繁體字中,「艱食」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艱食」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在古代文獻中可以看到「艱食」兩字以相同寫法出現。

例句

1. 在那個困難的時期,人們隻能艱食度日,過着非常艱辛的生活。

2. 盡管條件艱苦,但他們從不抱怨,默默地接受艱食。

組詞

艱難、艱苦、食物、食品、飲食

近義詞

簡餐、勉強維持、湊合吃

反義詞

豐衣足食、享受美食、美餐一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