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濃密浩渺。 南朝 宋 宗炳 《畫山水序》:“峯岫嶤嶷,雲林森渺,聖賢映於絶代,萬趣融其神思。”
“森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此詞最早見于南朝宋畫家宗炳的《畫山水序》:“峯岫嶤嶷,雲林森渺,聖賢映於絶代,萬趣融其神思。”
(譯文:山峰高峻,雲霧林木濃密浩渺,聖賢的智慧映照千古,自然之趣與人的神思相融。)
在起名文化中,“森渺”可引申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宗炳《畫山水序》原文或語言學詞典。
《森渺》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森林茫茫無邊的景象。它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森”和“渺”。
“森”字的部首是木(mù),它的筆畫數是12;“渺”字的部首是水(shuǐ),它的筆畫數是12。
《森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竹書紀年》中的一句話:“森渺聲聞,皇天百神。”這個詞在描述大自然奇幻、神秘的美景時常被使用,表達了森林的廣袤和遙遠。
《森渺》的繁體字是「森淼」。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的寫法有所差别。例如,古時候《森渺》的寫法是「森冥」。
1. 漫步在森渺的森林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2. 他無盡的目光穿過森渺的樹林,尋找着遠方的出口。
1. 森林
2. 渺茫
3. 深森
1. 茫茫
2. 幽深
3. 朦胧
1. 明亮
2. 清晰
3. 顯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