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口或發生潰瘍的組織由于病菌的感染而化膿。 田漢 《戰友》:“這幾天不可以動,要是再灌膿可麻煩了。”
灌膿是漢語中描述瘡瘍病變過程的專業術語,指瘡口内膿液生成并積聚的現象,具體釋義如下:
指瘡瘍(如疖腫、癰疽等)發展到成熟階段時,内部組織液化壞死形成膿液,并充盈于瘡腔的過程。此時瘡體變軟,頂部出現黃白色膿頭,為潰破排膿的前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
在中醫外科中,“灌膿”是瘡瘍“成膿期”的标志性表現,需滿足三個條件:
來源:李曰慶主編《中醫外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
在部分方言區(如四川、湖北),“灌膿”引申為傷口感染化膿的口語化表達,例如:
“傷口沒處理好,都灌膿了。”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來源:陳實功《外科正宗》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年整理版。
“灌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指傷口或潰瘍組織因細菌感染而化膿。具體表現為皮膚或黏膜出現膿液積聚,常見于未及時處理的感染傷口或某些疾病(如天花、牛痘接種後)。例如田漢在《戰友》中提到:“這幾天不可以動,要是再灌膿可麻煩了。”。
在特定語境下,該詞被引申為因處理不當導緻問題惡化。例如,若對矛盾采取錯誤方法,可能使情況更複雜,類似“傷口灌膿”的後果。但此用法相對少見,更多出現在口語或文學表達中。
表姐妹别袂不疚澈究船身麤糙倒持戈矛打耙打脫冒登科記疊矩重規冬臧風迸副手蓋弓膏粱纨褲更竄構綴古味憨呆昊天不吊虎背熊腰昏煩睫眸近效拘教袓厲纩服瞀視腼覥渑淄幕裡紅絲釀糯懦葸嫔俪剖辨濮上籤河籤判輕很儒仙入緒省略深心手不乾淨黍臛順注酸重太平歌詞探腸談譽天朝投注土拉八幾溫美相命小侑兒寫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