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科記的意思、登科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科記的解釋

科舉時代及第士人的名錄。 唐 代有“登科記”, 宋 以後名“登科録”,亦稱“ 題名録 ”。詳載鄉、會試中式人數、姓名、籍貫、年歲以及考官以下官職姓名,并三場試題目。 唐 張籍 《贈賈島》詩:“姓名未上登科記,身屈惟應内史知。”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三折:“雙親行先報喜,都為這一紙登科記。”《醒世恒言·吳衙内鄰舟赴約》:“未幾揭曉, 潘朗 閲登科記,狀元果是夢中所迎匾上姓名。”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旗旐采章·登科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登科記”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科舉時代記錄及第士人信息的官方名冊,主要包含考生姓名、籍貫、年齡等基本信息,以及考官職務、考試題目等内容。唐代稱為“登科記”,宋代改稱“登科録”或“題名録”。

二、曆史與功能

  1. 起源與演變
    唐代開始使用“登科記”作為科舉錄取名冊,宋代後名稱變化,但功能延續,成為官方存檔和公示的重要文件。
  2. 内容詳實性
    不僅記錄考生信息,還涵蓋鄉試、會試的中式人數、考官姓名官職,甚至三場考試的題目。

三、文學與引申意義

  1. 文學作品中的體現
    如元代鄭光祖《倩女離魂》提到“一紙登科記”,唐代張籍詩句“姓名未上登科記”,均反映其社會影響力。
  2. 比喻義
    衍生為對才華出衆者的贊譽,如“名列登科記”形容學問或成就卓越。

四、社會影響

作為科舉制度的重要載體,登科記不僅是選拔官員的憑證,也推動了古代教育發展,成為士人階層身份躍遷的标志。

登科記兼具曆史檔案與文化符號的雙重屬性,既是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實證,也是文學作品中功名理想的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科記”的意思是指記錄或記載人們成功通過科舉考試的事件或情況。該詞可以拆分為“登”和“科記”兩個部分。 “登”的部首是“癶”,它的筆畫數為5畫; “科”的部首是“禾”,它的筆畫數為5畫; “記”的部首是“言”,它的筆畫數為7畫。 “登科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科舉制度。科舉考試被廣泛用于選拔人才,考取進士的人将被登記記錄在冊,稱為“登科”的記載。 關于“登科記”的繁體寫法和古代漢字寫法,可采用“登科記”來表達。 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的高中畢業後順利通過了高考,進入了大學,這成為了他的人生中的一篇登科記。 以下是一些與“登科記”相關的組詞和近義詞: 組詞:登科狀、登科詩、登科挂榜 近義詞:合格證、錄取通知書 至于反義詞,與“登科記”相對的是“落榜記”,指的是沒有通過科舉考試或其他選拔考試的記錄。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