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纩服的意思、纩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纩服的解釋

充以綿絮之衣。 南朝 梁 沉約 《究竟慈悲論》:“繭衣纊服,曾不懷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纩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字義構成:

    • 纩(kuàng):指新絲綿,特指用于填充衣物的絲綿。古代常用絲綿制作冬衣,如《禮記》記載“纩為繭”,形容絲綿的輕柔保暖特性。
    • 服:指衣物或穿着。結合後,“纩服”可直譯為“填充絲綿的衣物”。
  2. 具體解釋:

    • 根據和3,“纩服”指以絲綿為填充物的衣服,主要用于禦寒,類似現代的棉衣。
    • 在部分文獻中,也可能代指古代官員或特定場合穿着的制服,因絲綿材質象征身份。

二、文化關聯

三、示例用法

如《後漢書》提及“贈東園梓器襚服”,其中“襚服”為贈衣,而“纩服”若用于類似語境,則可能指向材質或禮儀服飾。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用例,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禮記》注疏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纩服的意思

《纩服》一詞是指舊時婦女穿的絲質服裝。可以說是女性服飾中的一種。

拆分部首和筆畫

《纩服》的拆分部首為“纟”和“衤”,其中“纟”是表示與絲有關的部首,而“衤”表示衣服。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纩的拼音是kuàng,五畫。

來源和繁體

《纩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史記·滑稽列傳》中就已經有了相關記載。當時的女性所穿的服裝主要是用絲織成的,所以稱為纩服。

在繁體字中,“纩服”通常寫作「纩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纩的古代寫法為「绠」,即在纟的左側加上一個更細的橫線。

而服的古代寫法為「舅」,含義是布匹。可以看出,與現代的寫法相比,古代的寫法更加複雜。

例句

1. 她穿着一身華麗的纩服,顯得非常兒女成行。

2. 民族傳統的纩服在現代被重新賦予了新的審美意義。

3. 這件纩服的精細縫制使得它顯得更加高貴典雅。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纩線、纩布、纩綿、纩綢、纩絲等。

近義詞:綢衣、錦衣、絲綢服裝。

反義詞:粗布、麻衣、棉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