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官僚。指官員。《三國志·吳志·步骘傳》:“至於今日,官寮多闕。雖有大臣,復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無變?”《北史·節義傳·盧楚》:“及帝幸 江都 , 東都 官寮多不奉法。 楚 每有糾舉,無所回避。”《敦煌變文集·葉靜能詩》:“其夜節度使及官寮百姓等又聞 蜀王 殿上作樂。”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改變人形》:“吏擒一囚至,其罪不甚重,官寮願縱之。”參見“ 官僚 ”。
“官寮”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指官員群體或官僚體系中的成員,與“官僚”同義。該詞在《三國志》《北史》等古籍中多次出現,如:
在特定語境中可引申為:
主要見于唐宋至清代的官方文獻和變文作品,如《敦煌變文集·葉靜能詩》記載節度使與官寮百姓共同參與活動,反映該詞在古代公文與文學中的使用場景。
建議查詢《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獲取更權威的釋義溯源。
官寮是一個有着特定意義的漢字詞語,下面将從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方面進行介紹。
官寮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寸,其中宀是表示“宇宙”、“屋頂”的意義,寸表示“長度”的意義。官寮的總筆畫數為11。
官寮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官署之名,具體指的是官府内的衙門或機關,有時也可指官員的住所。在繁體字中,官寮的寫法為「官寮」。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官寮在古代寫作「官僚」、「羅落」。這些寫法在演變的過程中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官寮」。
1. 他被任命為該地區的官寮主管。
2. 這座官寮建于明代,具有悠久的曆史。
官寮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官寮主管、官寮考察、官寮行政等。
官寮的近義詞:官府、衙門、機關。
官寮的反義詞:民間、私人、家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