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間雜而用;兼用。 南朝 梁 沉約 《南郊赦诏》:“軍政國容,事緒非一。刑禮參用,未臻和簡。”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佐領官不宜部選》:“臣聞古者,計戶以貢士,量官而署吏,故官不乏吏,士不乏官,士吏官員,必相參用。”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十七:“ 王仰之 先生處置講演一課,有兩種方法,交互參用。”
(2).參酌使用、任用。 宋 曾鞏 《請令州縣特舉士劄子》:“三代學校勸教之具, 漢 代郡國太常察舉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參用。”《明史·湖廣土司傳·施州》:“命以 施州 宣慰司為從三品, 東鄉 諸長官司為正六品,以流官參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讀此知學政一差,本非翰林所應預, 仁皇帝 特破格參用之。”
“參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ān yòng,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間雜而用;兼用
指将不同事物或方法混合使用,或同時采用多種方式。例如:
參酌使用或任用
指參考、斟酌實際情況後采用或選拔。例如: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漢典及古籍文獻。
參用是一個動詞,表示使用或借鑒他人的觀點、方法或經驗。
參用的部首為又,總筆畫數為7。
參用是由“參”和“用”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其中,“參”表示參考,指借鑒他人的見解;“用”表示應用,表示将所參考的觀點或方法用于實際操作。
在繁體字中,“參”字和“用”字分别為「參」和「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關于“參用”這個詞,可以參考《康熙字典》中的寫法。然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關注的是現代漢字的用法。
1. 他參用了前輩的經驗來解決這個問題。
2. 這個設計師參用了大自然的靈感,創造出了獨特的作品。
3. 學生們通過參用課本上的例句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參加、參觀、參考、參考書、其他
借鑒、運用、采用、套用
創新、發明、創立、開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