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wriggle]∶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闆蜿蜒着一條長的裂縫
(2) [meander;wind;zigzag;serpentine]∶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亦作“ 蜿蜑 ”。1.龍蛇等曲折爬行貌。 唐 劉禹錫 《<答東陽于令寒碧圖詩>引》:“如青龍蜿蜒,冰澈射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豢蛇》:“蛇乃俯首入東室,蜿蜒移時,其軀始盡。” 秦牧 《花城·在仙人掌叢生的地方》:“首先,他們得開辟草萊,支起了篷帳,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2).萦回屈曲貌。 漢 李尤 《德陽殿賦》:“連璧組之潤漫,雜虬文之蜿蜒。” 唐 孟郊 《石淙》詩之四:“蜿蜒相纏掣,犖确亦迴旋。” 宋 蘇洵 《仲兄字文甫說》:“今夫風水之相遭乎大澤之陂也,紆餘委虵,婉蜑淪漣。” 明 方孝孺 《點山精舍記》:“ 朝翰 能為詩,執筆作行草書,蜿蜒滿紙。” 冰心 《斯人獨憔悴》:“忽然一縷黑煙, 津 浦 路的晚車,從地平線邊蜿蜒而來。”
“蜿蜒”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事物像蛇類爬行時那樣曲折延伸的狀态,多用于描述自然或人造物呈現的柔和、連綿的曲線形态。具體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理解:
1. 核心語義
2. 詞源與結構
3. 近義辨析
4. 文學表現 該詞自帶畫面感,常見于詩詞寫景。如現代散文常用“月光在溪流上蜿蜒”營造靜谧意境,古典小說中“山道蜿蜒入雲”則烘托環境險峻。
使用提示
蜿蜒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曲線、道路、江河等具有彎曲或彎曲的樣子、動作或形态。它表示一種扭曲、曲折、彎彎曲曲的狀态。
蜿字的部首為蟲字旁,表示與昆蟲有關,由12畫組成。
蜒字的部首也為蟲字旁,同樣表示與昆蟲有關,由12畫組成。
蜿蜒的來源比較複雜。蜿是古文字假借字,最初是用來形容蛇行的,後來泛指曲折彎曲的樣子。
蜿字在繁體中寫作蟬。
蜒字在繁體中寫作蜹。
在古代,蜿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最早的寫法是蚊字旁加一點,表示蛇蜿蜒的樣子。後來,隨着漢字的發展,蜿的上半部分變成了蟲字旁,下半部分仍保留了一點。這種寫法一直沿用至今。
蜒字在古代的寫法是䀊,也是用蚊字旁來表示。
道路蜿蜒而上,如同一條穿越山谷的蛇。
他的文字蜿蜒曲折,給人一種旖旎多姿的感覺。
蜿蜒的組詞有蜿蜒曲折、蜿蜒盤旋、蜿蜒筆直等。
曲線、彎曲、蜿蜒的近義詞。
筆直、直線、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