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任用官吏。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司空颍川韓稜》:“上令 興 負貪昧之罪,子被署用之愆。”《後漢書·李固傳》:“前 孝安皇帝 内任 伯榮 、 樊豐 之屬,外委 周廣 、 謝惲 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署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ǔ yòng,其核心含義與官吏的任用相關,但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存在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署用”一詞以“官吏任用”為核心,兼具“臨時性”的隱含意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風俗通》等古籍。
《署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被任命或被授權擔任某種職務或職責。
《署用》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署(shǔ)和用(yòng)。其中,署的部首是⺮(zhú)并且它有六個筆畫;用的部首是⺼(ròu)并且它有五個筆畫。
《署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官場中,署指的是官員的職位,而用則表示擔任職務。繁體字形為「署用」。
在古代,漢字「署用」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署」的古字形為「竹者」,而「用」的古字形為「⺾耳三點」。
1. 他被署用為公司的新經理。
2. 這個職位需要有經驗的人才能署用。
- 推署:指某人被指定為職務或職位的話語形式。
- 署名:指在文件、信件或出版物上加上自己的姓名以示認可或負責。
- 署理:指臨時代替或代行某一職位、職權。
- 署務:指被委派或任命擔任某項工作或任務。
委任、任命、任用、任職
辭職、免職、撤職、解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