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塗改。 宋 曾季狸 《艇齋詩話》:“予幼學為詩,未嘗經先達改抹。” 元 陳草庵 《山坡羊》曲:“千古史書難改抹。”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每起問過口供,即将所寫口供取來親看一遍……且既經寓目,吏書此後不敢改抹作弊。”
(2).改變;變更。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賢不是九伯與風魔,世言了怎改抹?” 淩景埏 校注:“改抹,變更、改動。” 元 王晫 《折桂令·問雙漸》套曲:“ 小蘇卿 窰變了心腸,改抹了姻緣。”
“改抹”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對已有文字進行修改或修正,常用于文獻、公文等場景。例如:
指對事物原有的狀态、關系或計劃進行徹底調整。例如: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例證及權威詞典定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相關文獻來源。
改抹是一個常用的詞彙,下面是關于改抹的一些詳細信息。
改抹的意思是改變或修改某事物的形态、狀态或情況。
改的部首是攴,抹的部首是扌。改字有7畫,抹字有8畫。
改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語中,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使用情況。
改抹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分别是「改」和「抹」。
在古代,改抹這兩個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大緻上和現代寫法相似。
1. 我們需要改抹這個計劃以適應新的要求。
2. 他在書中改抹了一些不正确的信息。
改變、修改、抹去、改動、抹殺
改變、修改、更改
保持、保留、維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