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關西出将,關東出相 ”。
“關東出相,關西出将”是中國古代的一句成語,主要反映地域文化對人才類型的影響,具體解釋如下:
地理劃分
以秦漢時期的“函谷關”為界,關東指今河南、山東等中原腹地,關西指陝西、甘肅等西部邊疆。關西靠近遊牧民族活動區域,戰事頻繁,民衆習武成風;關東土地肥沃,文化積澱深厚。
社會現象
漢代已有類似說法,如《漢書》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将”。至《後漢書·虞诩傳》記載諺語“關西出将,關東出相”,并列舉白起、李廣等名将出自關西,蕭何、曹參等名相出自關東。
此成語揭示了古代中國地域分工與人才分布的關系,後世常用來形容不同地區的社會風尚,例如明清時期“江南多才子”等類似表述亦受其影響。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人物案例或地理沿革,可參考《後漢書》《晉書》等典籍原文。
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兵書《六韬》,意指關東出産賢能之相,而關西出産勇猛之将。通常用來形容不同地區出現的人才類型不同。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東出相,關西出将》的拆分部首為:門、目、才、阝,部首筆畫順序為:2、5、3、6。
繁體:
繁體字為「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過大的變化。
例句:
1. 在曆史上,關東出相,關西出将的現象頗為常見。
2. 這個地區的培養人才工作非常出色,正是因為關東出相,關西出将的原因。
3. 他是從關西來的,所以有一股豪放的将帥氣息。
組詞:
1. 關東:指中國地理區域東方的地區。
2. 出相:指出現有才能的人。
3. 關西:指中國地理區域西方的地區。
4. 出将:指出現有勇猛之将。
近義詞:
1. 出類拔萃:形容出類拔萃的人或事物。
2. 德高望重:形容具備高度的道德品質和受人尊敬的聲望。
3. 才子佳人:形容有才華的男子和美麗聰慧的女子。
反義詞:
1. 無能之輩:指沒有才能或能力的人。
2. 懦弱膽小:形容膽小怯懦,沒有勇氣和決心的人。
3. 寡廉鮮恥:形容道德敗壞,沒有廉恥心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