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擊樂器名。又稱羯鼓。《舊唐書·音樂志二》:“羯鼓,正如漆桶,兩手具擊,以其出 羯 中,故號羯鼓,亦謂之兩杖鼓。”
“兩杖鼓”是古代打擊樂器的一種,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定義
兩杖鼓又稱羯鼓,是一種雙手持杖擊打的桶狀鼓,形如漆桶。其名稱來源于羯族(古代少數民族),後成為唐代宮廷音樂的重要樂器。
形制與演奏
據《舊唐書》記載,鼓身用木材制成,兩端蒙皮,演奏時需用兩根鼓杖敲擊,聲音激越明快。宋代沈括《夢溪筆談》提到,唐代兩杖鼓後來演變為單手擊打的杖鼓。
曆史背景
羯鼓源自西域羯族,魏晉時期傳入中原,唐代尤為盛行,常用于宮廷宴樂或軍隊鼓舞士氣。
文學與象征意義
部分文獻将其引申為“有力的節奏或鼓舞人心的言行”,但這一用法屬于比喻擴展,并非原意。
需注意:權威史料(如《舊唐書》)均将其定義為樂器,而非形容詞。若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演變,可參考《新唐書·禮樂志》或《元史·禮樂志》等原始文獻。
《兩杖鼓》是一個成語,意為兩根長杖和一個鼓。這個成語源自中國古代戰争時期,用來形容戰争中打鼓聲音傳遍整個戰場的壯觀景象。
《兩杖鼓》的部首拆分為:辶木鼠。它的總筆畫數為20。
《兩杖鼓》這個成語最早源自《魏書·獻書志》中的記載,稱為古代兵器制作雜記,描述了古代制作兩根杖和一個鼓的方法。
《兩杖鼓》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兩杖鼓。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兩杖鼓》這個成語的古代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他們奮戰起來,像《兩杖鼓》一樣,聲震天地。
相關的組詞有:鞭長莫及、鑼鼓喧天、鼓足幹勁。
與《兩杖鼓》意義相近的成語有:鼓舞人心、鼓勁助威。
與《兩杖鼓》意義相反的成語有:喪氣失望、心如死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