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妻室之助。典出《詩·齊風·雞鳴序》:“《雞鳴》,思賢妃也。 哀公 荒淫怠慢,故 陳 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禽獸比喻類》:“内助曰得雞鳴之助。”
“雞鳴之助”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妻子對丈夫的幫助,尤其在勸誡或輔佐丈夫勤勉持家方面。以下是詳細解析:
核心含義
該成語比喻妻子通過日常言行對丈夫的輔助,典出《詩經·齊風·雞鳴序》中“《雞鳴》,思賢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陳賢妃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詩中通過妻子催促丈夫早起的場景,強調賢德的後妃能幫助君主勤政。
出處與演變
發音與用法
注意特殊釋義
極少數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微不足道的力量”,但此說法與主流文獻矛盾,可能是現代誤讀。建議以《詩經》和宋代典籍的權威記載為準。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背景,可參考《詩經》原篇或宋代類書《書言故事》。
《雞鳴之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具有獨特的含義。其中,“雞鳴”指的是雞鳴報曉的聲音,而“之助”則表示幫助,協助。因此,整個成語的意思是“雞鳴報曉之助”,比喻能夠幫助和指引他人,使其能夠在困境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成語《雞鳴之助》的第一個字是“雞”(ji),它的部首是鳥,總共有9個筆畫。第二個字是“助”(zhu),它的部首是力,總共有7個筆畫。
成語《雞鳴之助》來源于《左傳·文公十年》:“雖智不能料天下,成名雞鳴之助。”意指即使智慧深邃,也無法預料世事變遷,成就事業需要運用智慧的助力。
成語《雞鳴之助》的繁體字為「雞鳴之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成語《雞鳴之助》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雞鳴之助」。
他在團隊中充當了雞鳴之助的角色,為大家指引了正确的道路。
雞鳴之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其他可與之組合的詞。
與成語《雞鳴之助》相近意思的成語包括“指點迷津”、“柳暗花明又一村”等。
《雞鳴之助》的反義詞可以是“毫無幫助”、“束手無策”等,表示無法給予他人幫助或解決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