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袴的意思、廉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袴的解釋

《後漢書·廉範傳》載, 廉範 ,字 叔度 , 建初 中為 蜀郡 太守,廢除禁止百姓點燈夜作的舊制。百姓稱便,作《五袴歌》以頌其功德。後遂以“廉袴”作為民衆稱頌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詞。 唐 李商隱 《為裴懿無私祭薛郎中衮文》:“ 漢 滎 出牧, 晉 議州兵, 廉 袴歌送, 劉 錢 贈行。”亦作“ 廉公袴 ”。 清 趙翼 《前守韋緣事罷官詩以送别》:“民猶争誦 廉公 袴,我敢相矜 範叔 袍。”參見“ 五絝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廉袴”是漢語中具有典故性質的詞彙,源自東漢廉範的事迹,現多用于稱頌地方官員的惠民政策。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語構成與本義

    “廉”指廉範(字叔度),東漢時期蜀郡太守;“袴”同“褲”,即褲子。據《後漢書·廉範傳》記載,廉範廢除當地禁止夜間勞作的舊制,允許百姓夜間紡織,百姓感念其德,作歌謠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袴。”此處“五袴”代指百姓生活富足,後以“廉袴”概括此事。

  2. 引申與象征

    “廉袴”引申為官員施政惠民、改善民生的典型範例。如宋代詩人劉克莊在《沁園春》中化用“待泥書屢下,苔封舊宅,錦衣三迓,葦布公車”,暗含對清廉官員的期許(參考《漢語典故大辭典》)。

  3. 現代用法

    當代語境中,“廉袴”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論,借古喻今,強調為官者需體察民情、推行善政。例如《中國典故大辭典》将其列為“官員德政”類典故,與“甘棠遺愛”等并稱。

  4. 文獻參考

    該詞釋義主要依據《後漢書·廉範傳》及《漢語大詞典》“五袴”條目(中華書局,2001年版)。《中國成語大辭典》亦收錄相關詞條,強調其曆史背景與語義演變。

“廉袴”兼具曆史典故與文學意象,是漢語中體現“德政惠民”思想的典型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廉袴”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一、詞源與背景

源自《後漢書·廉範傳》:東漢時期,蜀郡太守廉範(字叔度)廢除了禁止百姓夜間點燈勞作的規定,便利了民生。百姓為贊頌他的德政,創作了《五袴歌》,“廉袴”由此成為稱頌地方官員施行惠民政策的代稱。

二、本義與用法

  1. 本義:特指民衆對地方官吏善政的褒揚,含“德政惠民”之意。
  2. 延伸用法:古代文學中常以“廉袴”或“五袴歌”比喻官員政績卓著,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中便有相關引用。

三、現代語境

現今多用于曆史、文學領域,作為典故引用,強調官員以民為本的治理理念。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

别人正在浏覽...

鞍韂鳌擲鲸吞白舞變省表意字傧背布衣黔首側載鈔暴大功畢成大舅子擔幢得便的留的立調平诋時鬥頭方檢蜂窠巷陌夫屋橫虐話茬胡話混纏嫁名兼才繼立錦席寄讬畸形兒決一勝負空籍枯胾騋牝爛紙腼顔天壤腦詞偏偏倒倒千衲塹山堙谷清和親累祛治神明曲子戎具三角三淫上糞身先士卒霜痕熟末私瘗誦笃笃屋廬無為法鏬漏詳開綫披兒枭蛇鬼怪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