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lian snakegourd] 也作“栝蒌”和“瓜蒌”。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莖上有卷須,葉子心髒形,花白色,雌雄異株,果實卵圓形,黃色,種子長圓形。中醫用來做鎮咳祛痰藥
亦作“ 栝蔞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卷須,以攀緣他物;。果實卵圓形,橙黃色。中醫用來做鎮咳祛痰藥。其果實亦稱“ 栝樓 ”。 三國 蜀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察疑》:“栝蔞似瓜,愚者食之。” 五代 丘光庭 《兼明書·禮記·王瓜》:“今驗栝樓,立夏之後其苗始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栝樓》:“栝樓即果臝,二字音轉也。” 王國維 《觀堂集林·<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下》:“栝樓亦果臝之轉語。”
栝樓(學名:Trichosanthes kirilowii),又稱瓜蒌、藥瓜,是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攀緣草本植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名稱與讀音
讀音為guā lóu(),古代稱“果臝”。其拉丁學名源自植物學家Maximowicz的命名,中文别名包括瓜蒌、吊瓜等()。
形态特征
栝樓莖細長多分枝,可長達10米;葉片近圓形或心形,掌狀分裂;雌雄異株,花白色;果實近球形,成熟時呈橙紅色,種子長圓形()。根狀莖肥厚,外皮黃色,中藥稱“天花粉”()。
藥用部位
主要功效
食用價值
栝樓籽含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可輔助降血糖、降血脂,并具美容功效()。
注意事項
栝樓廣泛分布于我國遼甯以南地區,常見于山坡、田埂及灌叢中,因藥用價值高而被廣泛栽培()。其栽培需溫暖濕潤環境,耐寒不耐旱()。
如需更詳細的中醫藥理或種植信息,可參考專業文獻或權威醫學資料。
栝樓指的是一種古代建築物,多見于江南地區。它是一種獨特的樓閣式建築,常用于園林、庭院等場所。
栝(部首:木,總筆畫:7)
樓(部首:木,總筆畫:13)
栝樓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中,楚國大夫屈原曾在其中寫到:“我非生而知之者,我也無妄乎哉!栝樓羌戎,馳道遊擊。”這裡的栝樓意為樓閣造型的房屋。
栝樓(繁體字)
栝樓的古時漢字寫法為:“栝樓”。
1. 園林中的栝樓錯落有緻,美不勝收。
2. 這座栝樓保存完整,展示了古代建築的魅力。
風栝、彩栝、栝樹、栝帷、栝樓亭
樓閣、亭台、閣樓、樓台
平房、茅草屋、木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