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額的意思、解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額的解釋

唐 制,進士舉于鄉,給解狀有一定名額,故稱解額。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是時,間歲開科場, 建昌 解額止七人。” 清 陳學洙 《閱省試錄見璋兒名喜而作此》詩:“南國賢書來,郵騎持片紙,解額六十三,有汝名在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解額”是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地方向中央解送科舉考生時規定的名額。唐代規定各州府通過鄉試(地方考試)後,獲得解狀(資格憑證)的考生數量有限制,這一限額被稱為“解額”。

二、曆史演變

  1. 唐代起源:最早作為鄉試錄取人數的限額,與進士科選拔直接相關。
  2. 宋代調整:采用“比例制”,根據地區人口或考生總數按比例分配名額。例如宋人吳曾提到“建昌解額止七人”(《能改齋漫錄》)。
  3. 明清發展:改為“定額制”,直接固定各地區的錄取人數,如某府常年固定30個名額。

三、其他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案例,可參考《能改齋漫錄》《宋史·選舉志》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解額

解額是一個中文詞語,常用在中醫理論中。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解”和“額”。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解”字的部首是角,總共有六個筆畫。而“額”字的部首是頁,總共有十五個筆畫。

來源

“解額”這個詞來源于中醫學,指的是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來緩解額頭部位的不適或疼痛。這種療法常常被運用于中醫的診療過程。

繁體

“解額”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解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解”字的形狀略有不同,多用“角”與“牛”的組合形式,而“額”字則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醫生用針灸的療法幫助我解除了額頭的疼痛。

2. 我嘗試了一些中醫按摩手法,以解除額部的壓力。

組詞

解除、解纜、解脫、解決、頭額疼痛。

近義詞

舒額、緩解額部不適。

反義詞

緊額、緊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