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伯的意思、國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伯的解釋

(1).古說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州伯。八州之伯謂“國伯”。《逸周書·世俘》:“籥人造,王秉黃鉞,正國伯。” 朱右曾 校釋:“造,進也。國伯,八州之伯。”參見“ 州伯 ”。

(2). 太平天囯 天王 對伯父輩的稱呼。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太平禮制》:“ 慶善 伯、 纘奎 伯、 元玠 伯輩,稱囯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伯”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含義

  1. 州伯的别稱
    根據《逸周書·世俘》記載,古代将二百一十個諸侯國劃分為一州,每州設“州伯”作為管理者,而“八州之伯”則被稱為“國伯”。這一稱謂體現了周代分封制度下的層級管理體系。

  2. 權力象征
    國伯不僅是行政職務,還代表權威。例如《逸周書》提到周王“秉黃钺,正國伯”,黃钺是王權的象征,說明國伯需經天子正式任命。

二、太平天國時期的親屬稱謂

在太平天國政權中,“國伯”被用作天王洪秀全對伯父輩親屬的尊稱。例如《太平禮制》記載,慶善伯、缵奎伯等長輩均被稱為“國伯”。這一用法反映了太平天國獨特的宗法制度和等級文化。

三、引申含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國伯”可泛指國家高級官員或權威人物,但這一解釋未見于古代文獻,可能是基于字面義的現代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該詞核心含義為古代州伯的官職和太平天國的親屬稱謂,其他引申義需結合權威史料驗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逸周書》《太平禮制》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