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蔽的意思、國蔽的詳細解釋
國蔽的解釋
國家的屏障,謂國境上的要塞。《後漢書·馮衍傳上》:“夫 上黨 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
詞語分解
- 國的解釋 國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權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
- 蔽的解釋 蔽 ì 遮,擋:蔽野。遮蔽。掩蔽。 隱藏:蔽匿。隱蔽。 欺騙,隱瞞:蒙蔽。蔽美揚惡。 概括:一言以蔽之。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國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國家的屏障,即國境上的要塞,常用于描述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邊防要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拼音:guó bì(注音:ㄍㄨㄛˊ ㄅㄧˋ)
- 詞義:指國家邊境的防禦要塞,比喻為保護國家安全的屏障。
2.出處與例證
- 文獻引用:最早見于《後漢書·馮衍傳上》:“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此處以“國蔽”形容上黨地區作為西部邊防的重要性。
- 詩詞用例:
- 明代李東陽《睢陽歎》:“二人同心金不利,天與一城為國蔽。”
- 宋代華嶽《上趙漕》:“南宮仙桂饒天香,南國蔽芾歌甘棠。”
3.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 近義詞:邊塞、關隘、屏障。
- 反義詞:無直接反義詞,但可對比“腹地”“内陸”等非邊境區域。
4.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國蔽”多用于曆史或文學領域,強調地理位置的戰略意義,較少出現在日常表達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