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蔽的意思、国蔽的详细解释
国蔽的解释
国家的屏障,谓国境上的要塞。《后汉书·冯衍传上》:“夫 上党 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
词语分解
- 国的解释 国 (國) ó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
- 蔽的解释 蔽 ì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隐藏:蔽匿。隐蔽。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概括:一言以蔽之。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国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国家的屏障,即国境上的要塞,常用于描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边防要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guó bì(注音:ㄍㄨㄛˊ ㄅㄧˋ)
- 词义:指国家边境的防御要塞,比喻为保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2.出处与例证
- 文献引用:最早见于《后汉书·冯衍传上》:“夫上党之地,有四塞之固,东带三关,西为国蔽。”此处以“国蔽”形容上党地区作为西部边防的重要性。
- 诗词用例:
- 明代李东阳《睢阳叹》:“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
- 宋代华岳《上赵漕》:“南宫仙桂饶天香,南国蔽芾歌甘棠。”
3.近义词与相关概念
- 近义词:边塞、关隘、屏障。
-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对比“腹地”“内陆”等非边境区域。
4.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国蔽”多用于历史或文学领域,强调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较少出现在日常表达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