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組的意思、圭組的詳細解釋
圭組的解釋
印绶。借指官爵。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獻食表》:“臣謬籍葭莩,叨榮圭組。” 宋 司馬光 《辭放正謝第二劄子》:“豈可即安私室,專養沉疴,不造王廷,坐受圭組。” 明 李東陽 《外舅成國朱公壽六十》詩:“由來家世本公卿,親得君王賜圭組。” 清 王蒼璧 《詠古》:“當其未遇時,夷然視圭組。” 王闿運 《贈太子太保剛直彭公墓志銘》:“雖辭圭組,卒踐台衡。”
詞語分解
- 圭的解釋 圭 ī 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圭角(僶 )(圭的棱角,喻鋒芒)。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圭表(a.測日影的器具;b.标準)。圭臬(指标準、法度,如“奉為圭圭”)。
- 組的解釋 組 (組) ǔ 結合,構成:組成。組合。組閣。組織。組編。 因工作和學習的需要而結合成的小單位:互助組。創作組。 合成一體的(文藝作品):組詩。組畫。組曲。組舞。 古代指絲帶:組纓(系冠的絲帶)。組绶
網絡擴展解釋
“圭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一、基本釋義
“圭組”指印绶,即古代官員的印章和系印的絲帶,引申為官爵或官職的象征。例如:
- 唐代陳子昂《為建安王獻食表》中“叨榮圭組”,意為蒙受官職榮耀;
- 宋代司馬光《辭放正謝第二劄子》中“坐受圭組”,指接受官位任命。
二、構成解析
-
圭
本義為古代玉制禮器,上尖下方,用于祭祀或象征身份。後衍生出測日影的儀器(如圭表)和标準、法度等含義。
-
組
原指絲帶,後引申為印绶的組成部分,代指官職。
三、常見用法
- 文學語境:多用于描述官職授予、辭讓或身份象征,如“夷然視圭組”(清·王蒼璧)表達淡泊官場之意。
- 現代延伸: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表達。
四、注意誤區
部分網絡釋義(如“團結一緻”)屬于現代誤讀,需結合古代文獻驗證。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