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點斷句子。《文選·馬融<長笛賦>》:“節解句斷, 管 商 之制也。” 呂向 注:“ 管仲 商鞅 二人皆有斷決之才,笛聲節曲相解,句度斷決,則 管仲 商鞅 之制度也。”
(2).指句讀,句法。 宋 歐陽修 《绛守居園池》詩:“孰雲己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
“句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點斷句子
指在閱讀或書寫時對句子進行斷句,即通過标點符號或語氣停頓劃分句子結構。例如古籍中常通過“句讀”來标記文意停頓()。
句讀與句法
引申為對句子結構的分析,涉及語法規則和語言節奏的把握。宋代歐陽修曾用“句斷”形容模仿《盤庚》的句法風格()。
多用于描述語言表達中的突然中斷,或分析文本時的語法、節奏問題。現代語境下,可指對話卡頓、寫作思路受阻等()。
需注意,“句斷”與“句讀”有細微差異:前者更強調斷句行為,後者側重斷句符號或方法()。
《句斷》是一個漢字詞,拆分成部首為 "讠"和 "短",共計10個筆畫。
《句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在古時候,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而現在,它的簡化漢字形式是 "句斷",對應的繁體字形式是 "句斷"。
這是一個例句來幫助理解 "句斷" 這個詞:
他在演講中發生了口誤,導緻了一次句斷。
一些常見的與 "句斷" 相關的詞語包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