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樂的意思、三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樂的解釋

(1).三種樂事。隨文而異。《列子·天瑞》:“ 孔子 遊於 泰山 ,見 榮啟期 行乎 郕 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 曰:‘先生何以為樂?’曰:‘天生萬物,惟人為貴,吾得為人,一樂也;男貴女賤,吾得為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孟子·盡心上》:“ 孟子 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韓詩外傳》卷九:“ 子夏 曰:‘敢問三樂?’ 曾子 曰‘有親可畏,有君可事,有子可遺,此一樂也;有親可諫,有君可去,有子可怒,此二樂也;有君可喻,有友可助,此三樂也。’”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帶索藍縷,茹草操耜,玩其三樂,守常待終。” 元 耶律楚材 《和移刺繼先》詩之二:“常笑 梁鴻 歌《五噫》,竊學 榮啟 彈三樂。”

(2).三種愛好。《論語·季氏》:“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孔穎達 疏:“言人心樂好損益之事,各有三種也。”

(3).謂春、夏、秋三時之務。《國語·越語下》:“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時節三樂。” 韋昭 注:“三樂,三時之務,使之勸事樂業也。”

祀天、地、鬼的三種音樂。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天之氣始於子,故先以黃鐘;天之功畢於三月,故終之以姑洗。地之功見於正月,故先之以太蔟;畢於八月,故終之以南呂。幽陰之氣,鐘於北方,人之所歸,鬼之所藏之,故先之以黃鐘,終之以應鐘。此三樂之始終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樂”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因文獻和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主要解釋:

一、《孟子》中的核心釋義()

出自《孟子·盡心上》,指君子的三種人生樂事:

  1. 家庭平安:父母健在,兄弟無災禍(“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2. 問心無愧:行事正直,對天地和他人均無愧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3. 教育英才:培養天下優秀人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朱熹曾評注此三樂“一系于天,一系于人,惟不愧不怍可自緻”,強調第二樂完全取決于自身德行。

二、其他文獻中的擴展釋義

  1. 《列子·天瑞》中的三樂():
    榮啟期提出的人生三樂:

    • 生而為人(“吾得為人,一樂也”)。
    • 身為男性(“吾得為男,二樂也”)。
    • 長壽至九十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
  2. 《論語·季氏》中的益者三樂():
    孔子認為有益的三種愛好:

    • 以禮樂調節生活(“樂節禮樂”)。
    • 稱道他人優點(“樂道人之善”)。
    • 結交賢良朋友(“樂多賢友”)。
  3. 《國語》中的農時三務():
    指春、夏、秋三季的農事安排(“時節三樂”),強調順應天時以保障民生。


三、其他冷門解釋


“三樂”最常見且權威的解釋源自《孟子》,強調家庭、德行與教育的價值。其他文獻中的定義可作為補充理解,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需查看更多細節,可參考《孟子》原文或相關權威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樂的意思

《三樂》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三個樂音的合音。它指的是和諧、歡樂、喜悅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樂》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三”和“樂”,部首是構成漢字的左部分,可以幫助确定漢字的意思。

在《三樂》這個詞中,部首“三”表示數目為三,部首“樂”表示音樂、愉悅。

《三樂》的筆畫數是11畫,指的是書寫這個詞語所需要的筆畫數。

來源和繁體

《三樂》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在繁體字中,字“樂”會被寫成“樂”,但意思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和現在有些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南朝宋時期,字“樂”會被寫成“樂”。但是,意思和現代的《三樂》相同。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三樂》的例句:

  1. 他在音樂中感受到了三樂。
  2. 今天的晚會真是太三樂了。
  3.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營造了一種三樂的氛圍。

組詞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歡快、愉快、快活

反義詞:悲傷、郁悶、苦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