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芳澤的意思、芳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芳澤的解釋

[aroma] 古代婦女潤發的芳香油,泛指香氣

施芳澤,正蛾眉。——《列子·周穆王》

詳細解釋

(1).古代婦女潤發用的香油。《列子·周穆王》:“施芳澤,正蛾眉。”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弗禦。” 清 珠泉居士 《雪鴻小記》:“適因清恙,午睡初起,帕羅覆額,芳澤無加,而逸韻風生,媚麗欲絶。”

(2).指女子儀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瑞雲》:“﹝ 賀生 ﹞素仰 瑞雲 ……冀得一覩芳澤。”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無題詩》:“手把芙蓉憶芳澤,不知何處托微波。” 郭沫若 《海濤集·離滬之前》:“我不知會接近怎樣的芳澤,會住着怎樣的華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芳澤”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古代潤發香油
    指古代婦女用來滋潤頭發的芳香油脂,如《列子·周穆王》中記載“施芳澤,正蛾眉”,即描述女子梳妝時使用香油整理儀容。
  2. 泛指香氣
    引申為一切芬芳的氣味,如曹植《洛神賦》中“芳澤無加,鉛華弗禦”形容女子天然體香。

二、引申義與文學用法

  1. 借指女子儀容
    在文學作品中常象征女性的風範或容貌,例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冀得一覩芳澤”表達對女子美貌的向往。
  2. 隱喻親密接觸
    現代語境中,“一親芳澤”等表述隱含對女性肌膚或氣質的傾慕。

三、其他關聯

建議進一步查閱《列子》《洛神賦》等古籍原文,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了解更豐富的用例和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芳澤》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芳澤一詞原本指的是美麗的山川和河流,後來引申為美好的事物或環境。它通常用來形容自然景觀或人文勝地,暗示着富有詩意和美好的意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芳澤的拆分部首是艹(草字頭部首)和水(水字底部首),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芳澤》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中的《河渠志》一篇,形容了中國古代曆代君王開鑿治理河渠的偉大事業,将芳草如茵、河水清澈的美景形容為芳澤。 繁體: 《芳澤》的繁體字為「芳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芳澤」的寫法可能稍有變化,但整體上仍保持了原義,表達出美麗的山川河流和豐饒的土地之意。 例句: 1. 這片農田宛如一片芳澤,讓人心曠神怡。 2. 那個城市的花園像一片芳澤,充滿了美麗芬芳的氣息。 組詞: 芳澤可以與其他詞語組成一些詞組,如「芳澤春風」(美好的春天)、「芳澤滿園」(美麗的花園)等。 近義詞: 美景、風光、勝地、寶地 反義詞: 濕地、秃地、荒地、丑地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