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牢獄的意思、牢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牢獄的解釋

(1).監獄。《管子·度地》:“虛牢獄,實廥倉。”《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卬天歎曰:‘吾嘗備位将相,年踰六十矣,老入牢獄,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明 李贽 《與焦弱侯書》:“與其不得朋友而死,則牢獄之死,戰場之死,固甘如飴也。”

(2).比喻限制、束縛人的地方。 葉聖陶 《倪煥之》一:“四角方方的教室不再是生趣索然的牢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牢獄是漢語中表示監禁場所的正式名詞,具體釋義與用法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關押罪犯的場所,即監獄。現代漢語中強調其作為國家刑罰執行機構的屬性,具有剝奪人身自由的強制功能。《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監禁犯人的處所。”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線上版


二、詞源與演變

  1. 古代構詞

    “牢”本義指關養牲畜的圍欄(《說文解字》:“牢,閑養牛馬圈也”),後引申為拘禁地;“獄”在先秦指訴訟案件(《周禮》:“以兩劑禁民獄”),漢代後漸指監牢。二字合成後泛指羁押場所。

    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

  2. 法律術語定型

    唐代律法正式使用“牢獄”作為司法術語(《唐律疏議·斷獄》),此後成為曆代法典固定用語,延續至現代漢語法律文本。


三、文化與社會内涵

  1. 象征意義

    在文學中常隱喻束縛與苦難(如《史記·酷吏列傳》“畫地為牢”的典故),體現對人身自由的剝奪。

    來源:國家圖書館《中華經典古籍庫》

  2. 現代法律定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牢獄是徒刑、拘役等刑罰的執行場所,體現司法權威。

    來源:全國人大法律法規數據庫


四、相關術語辨析

權威提示:本文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及法律文獻,學術引用建議核查紙質原版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牢獄”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監獄或囚禁犯人的場所,由“牢”(堅固的囚室)和“獄”(監獄)組合而成。例如《管子·度地》中“虛牢獄,實廥倉”即指清空監獄、充實糧倉的治理措施。

  2. 比喻意義
    引申為“限制或束縛人的環境”,如葉聖陶在《倪煥之》中将教室比作“生趣索然的牢獄”,表達對壓抑環境的批判。

  3. 曆史演變與特點

    • 古代:主要用于關押待審或待刑者,刑罰以肉刑和死刑為主。
    • 近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轉向矯正教育目的,而社會主義國家(如中國)強調“教育與改造相結合”,以幫助罪犯重新融入社會。
  4. 近義詞與英文翻譯
    近義詞包括“監獄”“監倉”等,英文對應“prison”“jail”。

“牢獄”既有實指監獄的用法,也常用于比喻困境或束縛;其社會功能隨時代發展從單純懲戒轉向教育改造。

别人正在浏覽...

表率熛焰廠衣唱于乘除承間成效卓著程頤抽繭臭氧船宮春中叢生單寒東合兒女成行遏制改口稿籤門上宮學關隴花晨月夕花旗堅附交泰鸠輯寬展枯樹琅琳攬執諒暗良選料想瑪雅文化拍發陪祀偏室起碼球後犬不夜吠汝窯三生石聲磁水雷市朝侍姝式望式樣世蔭手籠熟手肆望陶侃之僻鐵搭提象亡窮逶迆蓊欝五祖七真嫌好道惡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