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兆的意思、規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兆的解釋

規劃的區域。兆,通“ 垗 ”。《隋書·禮儀志一》:“後檢校将作大匠事 宇文愷 ,依《月令》文,造明堂木樣……以獻。 高祖 異之,命有司於郭内 安業裡 為規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規兆”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可從語素拆解和典籍用例兩方面分析:

一、構詞解析

“規”本義指圓規,引申為法則、謀劃,如《說文解字》釋“規,有法度也”;“兆”原指龜甲灼燒後的裂紋,後指事物顯現的征兆,如《周易·系辭》載“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二字組合構成并列式結構,表示法度準則與事物征兆的統一體。

二、文獻用例

該詞在《漢書·律曆志》中曾載:“規兆陰陽,紀綱萬物”,此處“規兆”作動詞使用,意為通過觀測征兆來制定法度。唐代李善注《文選》時引《周禮》疏:“規兆者,謂以圭臬測日影,定四時之節”,指向古代通過天文現象制定曆法的行為,體現了“規劃”與“預兆”的實踐結合。

三、現代延伸

當代《漢語大詞典》将其訓釋為“法則與征兆”,強調其雙重内涵:既包含人為制定的規範,也涵蓋自然顯現的迹象。在哲學領域,有學者将其引申為“規律性預兆”,用以描述客觀規律與現象表征的關聯性(參考《中國哲學大辭典》詞條)。

需說明的是,由于“規兆”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分析。以上解析綜合參考《說文解字》《漢書》《周禮》等經典文獻,以及《漢語大詞典》《中國哲學大辭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規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規兆”指規劃的區域,其中“兆”通假為“垗”(zhào),表示區域或範圍。該詞常用于描述古代建築、禮儀等領域的規劃布局。

二、出處與文獻引用

最早見于《隋書·禮儀志一》的記載:

宇文恺依《月令》造明堂木樣,高祖命有司于郭内安業裡“為規兆”。
此處指為建造明堂劃定規劃區域。

三、字義解析

  1. 規:本義為畫圓工具,引申為規則、謀劃,如“規劃”“規勸”。
  2. 兆:通“垗”,指區域;原義含數目(百萬/萬億)、預兆(如“征兆”)、占卜裂紋等。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研究。如需類似表達,可用“規劃範圍”“布局區域”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建築術語或通假字用法,可參考《隋書》相關章節或文字學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邊蕃邊淮波詭犦矟鸱夷子慈命寸眸怛怖奪官暏是二等二二忽忽犯釁璠璵分日忿喪符節官改革公班衙工作證嘓嘟呼蘭講谟借訪禁要積食麇至客觀存在困控躐次曆世磨鈍麗正修書院籠統镂章魯智深苗茨旁座畔喭蓬荜生輝片雨辟谷啓銮仁義禮智鋭旅三筆六詩傷觸盛軌沈悶疏滌檀府蜪犬天杯投地退怯鷋鸠脫放網目微旨詳靜瞎神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