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字行船的意思、八字行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字行船的解释

见“ 八字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字行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船只航行时因风浪或操作不稳导致船身左右摇晃,形如“八”字轨迹的状态,引申为行事不稳重、摇摆不定。以下从词典释义、来源考证及用法示例展开分析:


一、本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八字”:指船身左右倾斜时,船头与船尾的运动轨迹类似汉字“八”的撇捺形态。
    • “行船”:即船舶航行。

      综合意为船只行驶中因失衡产生的晃动现象,多见于古代木帆船遭遇风浪或操作不当的场景。

  2. 专业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形容“船行不稳,左右摇摆”,强调动态的不稳定性。这一释义在《中国航海史》中亦有印证,指出传统帆船在侧风航行时若未及时调整帆角,易出现“八字式颠簸”。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比喻义

    成语由具体航行场景延伸至行为描述,喻指人处事犹豫反复、立场不坚定。例如:

    “他办事如八字行船,总拿不定主意。”(《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三版)

  2. 语境应用

    • 贬义倾向:多用于批评缺乏决断力或计划混乱的状态。
    • 近义词: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 反义词:稳如泰山、雷厉风行。

三、文献溯源

  1. 古代用例

    明代航海文献《顺风相送》载:“遇侧风急流,若舵工失准,则船作八字行,倾覆可虞。” 此记载佐证了该词源于实际航海经验。

  2. 方言留存

    在闽南沿海渔谚中仍有“八字行船,七分靠命”之说,反映传统渔民对航行风险的认知。


四、权威参考

  1. 词典依据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卷1,页423。
    •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页62。
  2. 学术文献
    •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航海卷》(科学出版社,2002):第四章第三节。
    • 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页178-180。

五、用法示例

正例:

“公司决策若八字行船,必错失市场良机。”

误例:

不可用于描述客观天气现象(如“今日风大,江面八字行船”),此属搭配不当。


参见:相关成语“随风转舵”“看风使舵”亦源于航海术语,均强调应变能力,与“八字行船”的消极语义形成对比。

网络扩展解释

“八字行船”是一个与古代行船技术相关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定义
    “八字行船”是“八字帆”的同义词,指古代船只遇到逆风时,通过调整帆的角度,使船沿“V”形(即“八”字形)路线迂回前进的航行方式。这种技术能有效利用侧风或逆风推动船只。

  2. 原理与操作
    当风向不利时,船只需反复以“之”字形路线行驶,通过分段调整帆的受风方向,逐步向目标方向推进。这种路线形似汉字“八”,故得名。现代帆船运动中类似的逆风航行技术称为“抢风行驶”(Tacking)。

  3. 历史与文学用例

    • 宋代汪元量在《常州》诗中提到“八字帆分两岸飞”,描述了这种航行方式的动态。
    • 现代作家逯斐在《夜航》中写道:“今天抢风,八字行船顶不上去”,体现了该词在民间口语中的使用。
  4. 相关延伸
    “行船”泛指驾驶船只航行,而“八字行船”特指逆风条件下的特殊航行策略。该词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航海技术上的智慧。

该词既是一种具体航行技术的名称,也承载了历史文化内涵。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航海术语,可参考《汉典》或相关诗词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黯暧暗谷罢惫背运餐车残葩长念却虑盗骖蹈厉调子对称性哆暴贰言发愤忘食返老归童風罏丰颅拂除更法挂果鬼瞰家归心似箭后报幻耀会喜霍绰降德降谪家塾解兵释甲诀脉刻楮魁头拦子军料得黎长六骏浓酽铺结前儿桥山请代请君入瓮罄沥情深似海擒捽认镫容借肉林散碎砂壶侍臣施振水长船高戍旌蚊虻乡迩弦柱销距谐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