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五代史·唐神闵敬皇後劉氏傳》:“ 莊宗 攻 梁 軍於夾城,得 符道昭 妻 侯氏 ,寵專諸宮,宮中謂之‘夾寨夫人。’” 清 翟灏 謂小說有所雲“壓寨夫人”者,前無所聞,似即“夾寨”之訛。見《通俗編·婦女》。
“夾寨夫人”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演變過程如下:
該詞最早見于《新五代史·唐神闵敬皇後劉氏傳》,指五代時期後唐莊宗李存勖在夾城之戰中俘獲的梁軍将領符道昭之妻侯氏。因莊宗将她安置在宮中并專寵,故被稱為“夾寨夫人”。
清代學者翟灏在《通俗編·婦女》中指出:
如今“壓寨夫人”已成為更通用的表述,多用于文學、影視作品中,指代山寨首領配偶,而“夾寨夫人”作為原始形态主要見于史籍研究領域。需注意二者區别:前者為文學化泛稱,後者特指具體曆史人物。
提示:關于該詞的具體使用案例,可參考《新五代史》原文及《通俗編》的詞源考證。
“夾寨夫人”一詞,是指在情感關系中出現的第三者,特指與婚姻中的丈夫發生婚外情的女性。夾寨夫人一詞源自于現代口語,也被用于網絡語言和小說劇本當中。
夾寨夫人的“夾”字由八、十丨和夕部組成,共有5畫;“寨”字由宀部和宅部組成,共有11畫;“夫”字由大、丶、一和丿部組成,共有4畫;“人”字由亻部組成,共有2畫。
夾寨夫人一詞來源于現代口語,形容與婚姻中的丈夫發生婚外情的第三者。夾寨夫人的寨字是借用自寨子,寨子在古代是指山地間的隔離、固守的居住區域。在這裡,夾寨夫人既代表了第三者的存在,也象征了她跟婚姻中的丈夫把自己關在一座屬于他們兩人的寨子裡,而排斥了婚姻中的另一方。
夾寨婦人
在古時候,夾寨夫人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字形有所演變。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夾寨夫人在古代可能寫作夾寨婦人。
她被稱為夾寨夫人,成了這個家庭的破壞者。
婚姻、夫妻、出軌、情感、婚外情
第三者、小三、情人
忠誠的妻子、正牌夫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