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逾越位次。《孟子·離婁下》:“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踰階而相揖也。” 朱熹 集注:“歷,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
(2).謂任職;在職。 漢 王鳳 《薦辛慶忌》:“ 慶忌 前在兩郡,著功迹。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鄉。” 晉 石崇 《思舊引》序:“餘少有大志,誇邁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
(3).指所任官職達到的地位或品階。《漢書·張延壽傳》:“ 延壽 已歷位九卿,既嗣侯,國在 陳留 ,别邑在 魏郡 ,租入歲千餘萬。”
曆位(lì wèi)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逐一擔任過的職位或官位,強調時間上的先後順序和職務的遞進性。以下從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曆任的職位
指個人在職業生涯中依次擔任的不同職務。
例:他曆位州縣,最終官至宰相。
依序排列的位置
古義中可指按次序排列的席位或等級。
例:群臣按爵位高低曆位而坐。
二字組合後,強調時間序列中的職務更疊。
“細述其曆位之功”,指羅列其曆任官職的政績。
“曆位顯要”,形容官職逐步升至高位。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叙述,如人物傳記、職稱履曆等。
曆任、履任、仕途。
“位曆”為生造詞,無此用法;“曆職”側重職務本身,“曆位”側重職位序列。
來源參考:
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古典用例引自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因版權限制未提供鍊接,可通過權威圖書館平台查閱紙質或正版電子資源。
“曆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或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逾越位次
指不按禮儀規定的位次行事。例如《孟子·離婁下》中提到:“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朱熹注釋為“歷”是跨越他人之位的行為。
任職或在職
表示擔任官職的經曆。如漢代王鳳在《薦辛慶忌》中寫道:“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鄉”,形容辛慶忌在朝廷任職的經曆。
官職地位或品階
指通過任職達到的官階層次。例如《漢書·張延壽傳》中提到“延壽已曆位九卿”,說明其官職晉升至九卿級别。
成語“曆位”(發音:lì wèi)表示經曆多種職位或豐富的人生閱曆,常用來形容職業發展中的多元經曆或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例如:“他曆位基層至管理層,積累了全面經驗”。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完整用例,可參考《孟子》《漢書》等文獻或上述标注的網頁來源。
安卓軷壤便近辨論慘灰程能垂名彈拍打圓台點募敵場丁錢度籙餓鬼肥厚紛繷汾橋覆滅規繩矩墨兼包減緩健談殲亡徑衢驚迮究索開戶開浚媿畏老命溜開樓面魯戆闾亭名榜黏帶黏液性水腫諾貝爾獎逄逄陪輔平鋪直叙婆然黔突暖席敲鑼打鼓清吹睿範閏法臊根殺食聲曲盛時市門翁受事熟客隨逐探魚桃實圖調頻土壤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