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樓屋的意思、樓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樓屋的解釋

樓房。《宋史·兵志十一》:“周庇樓屋,沃以泥漿,火箭火砲不能侵,砲石雖百鈞無所施矣。”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我在用花剛石牆包圍着的樓屋裡聽到這小小的故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樓屋"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屋建築,區别于單層的"平屋"。其核心特征為具備分層結構(如樓上、樓下),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居住形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4367頁。

二、構詞與詞義演變

  1. 構詞解析

    "樓"本義指"重屋"(《說文解字》),即疊加的房屋;"屋"指居所。二字合成後強調建築的縱向空間分層特性。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021頁。

  2. 曆史用法

    唐宋文獻中已廣泛使用,如白居易《琵琶行》"家在蝦蟆陵下住"的"住"即包含樓屋形态,反映古代城市民居的立體化發展。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2871頁。

三、文化内涵與建築特征

  1. 空間功能區分

    傳統樓屋常按分層安排功能:底層待客、上層居住(如《營造法式》記載的"前廳後樓"布局),體現禮制觀念。

    來源:《中國建築史》,梁思成著,三聯書店,第78頁。

  2. 地域特色

    江南樓屋多設挑廊、格窗(如蘇州園林),北方則注重厚牆保暖,反映氣候適應性設計。

    來源:《中國傳統民居類型全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卷三第56頁。

四、現代規範用法

在現行語文規範中,"樓屋"仍保留古雅色彩,日常語境多稱"樓房"。但用于描述曆史建築、文獻解讀時需嚴格區分單層與多層結構。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4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第852頁。

使用提示

需注意與"閣樓"(屋頂夾層)、"塔樓"(高層建築)等近義詞的語義邊界,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樓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樓房,即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樓屋”由“樓”和“屋”組合而成。其中“樓”指多層建築(如《說文解字》解釋為“重屋也”),而“屋”泛指房屋。合稱後特指具有多層結構的房屋,即現代所說的“樓房”。

2.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3.現代用法與例句

4.與“樓房”的關聯

“樓屋”與“樓房”含義相同,但“樓屋”更偏書面化,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例如《漢語詞典》直接将其解釋為“樓房”。

“樓屋”是漢語中對多層建築的書面化表達,兼具曆史實用性與文學描述性,現代多用于特定語境或文獻中。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宋史》或魯迅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班簿北山移荜門委巷參靈掣頓趁打哄從革打羅鼎腳斷流督察耳習目染放僻邪侈高邃共晶廣秀孤耿貴昌行貨浩氣凜然何氏三高回跋沍冥檢斷狼荒老校類人猿獵靴令容令顔鱗鳍裡享綠蓑青笠梅信尼居暖坑抛趓炰羞骿脅欺詭碁客覰便上層駛流收身守捉耍臉子疏捕書藝縮蜷堂吏貪觊添梯跳浪拓迹巫恒五花爨弄仙方邪轍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