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羣望的意思、羣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羣望的解釋

1.受祭于天子﹑諸侯的山川星辰。望謂不能親到望而遙祭。

詳細解釋

受祭于天子、諸侯的山川星辰。望,謂不能親到,望而遙祭。《左傳·昭公十三年》:“初, 共王 無冢適,有寵子五人,無適立焉,乃大有事于羣望。” 杜預 注:“羣望,星辰山川。”《文選·張衡<東京賦>》:“元祀惟稱,羣望鹹秩。” 薛綜 注:“羣嶽衆神,望以祭祀之,皆有秩次。”《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帝深軫下民,遂命庶官徧祀於羣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羣望”(qún wàng)是古代祭祀禮儀中的專有名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基本釋義

指天子或諸侯需祭祀的山川星辰等自然神祇。其中“望”特指因地理限制無法親臨祭祀場所時,通過“遙祭”完成儀式。這一概念體現了古代“祭不越望”的禮制原則,即祭祀對象需與身份等級對應。

2.曆史文獻例證

3.文化内涵

“羣望”反映了古代“天人合一”的信仰體系,通過祭祀自然神祇祈求國泰民安,同時強化了天子與諸侯的權力象征意義。

4.字形與演變

“羣”為“群”的異體字,表衆多;“望”本義為遠視,引申為遙祭。兩字組合強調對廣泛自然神祇的集體性祭祀。


注:如需查看更多文獻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左傳》《東京賦》等原始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羣望

《羣望》是一個漢字詞彙,包含了兩個字:羣(群)和望(望)。

拆分部首和筆畫

羣(群)的部首是⺶,總共有5個筆畫。望的部首是月,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羣望》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字的形成。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羣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羣望」的寫法略有不同。群當時的寫法是「羣」,而望的寫法則是「朢」。這是因為漢字的形态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

例句

這個詞可以在句子中使用,例如:

他們在山頂上齊聚一堂,羣望遠方的美景。

組詞

與《羣望》相關的組詞有:

羣衆、羣山、羣星、望遠

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羣望》近義的詞有:聚眾觀看眺望

與《羣望》反義的詞有:孤眺獨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