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使的意思、八使的詳細解釋
八使的解釋
漢順帝 時的 周舉 、 杜喬 等八人同日拜使,巡行州郡,謂之“八使”。《後漢書·周舉傳》:“時詔遣八使巡行風俗,皆選素有威名者,乃拜 舉 為侍中,與侍中 杜喬 、守光祿大夫 周栩 、前 青州 刺史 馮羨 、尚書 欒巴 、侍禦史 張綱 、 兖州 刺史 郭遵 、太尉長史 劉班 并守光祿大夫,分行天下……天下號曰‘八俊’。”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頌德有輿人,薦賢逢八使。” 宋 範仲淹 《祠風師酬提刑趙學士見贻》詩:“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
詞語分解
- 八的解釋 八 ā 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筆畫數:; 部首:八; 筆順編號:
- 使的解釋 使 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八使”是東漢時期的曆史典故,指漢順帝派遣八位官員巡視地方的特殊事件,具體解釋如下:
一、曆史背景與定義
漢順帝在位期間(公元126-144年),為整頓吏治、考察地方民情,曾于陽嘉元年(132年)同時任命八位德高望重的官員為使者,分赴各地巡行州郡,史稱“八使”。這一舉措體現了朝廷對地方治理的重視。
二、核心人物與職責
八使成員包括周舉、杜喬、張綱、栾巴等八人,他們被賦予三項主要職責:
- 監察地方官員政績
- 考察民間風俗民情
- 舉薦賢能人才
(《後漢書·周舉傳》記載其“巡行風俗”,《送薛據宰涉》詩稱“薦賢逢八使”)
三、文學影響
該典故成為後世文學創作的重要素材,唐代詩人劉長卿、皎然等均在詩作中引用“八使”典故,用以贊頌賢臣。
注:八使成員具體名單在不同文獻中略有出入,但周舉、杜喬、張綱三人為各版本公認的核心成員。如需完整曆史記載,可查閱《後漢書》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使》這個詞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八”和“使”,分别表示八個一組的數字和行動、使命的意思。根據這個字的筆畫,可以拆分為10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形容具有特定使命或任務的人。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似,隻是筆畫的結構可能稍有區别。
舉一個例句來說明這個詞的使用:他是這個團隊的八使之一,負責組織和協調工作。
一些與“八使”相關的組詞可以包括:使命、使者、使命感等。
其中,與“八使”近義的詞語有使命、任務,它們都表示人們需要完成的特定工作或目标。
相反地,與“八使”反義的詞語可以包括無所事事、無使命感等,表示沒有明确任務或責任感的狀态。
希望這些簡單的解釋能幫助你理解“八使”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信息。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