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同的意思、共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同的解釋

[common] 屬于大家的,公有的

五一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的節日

詳細解釋

(1).猶言一同。《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樂也” 漢 趙岐 注:“言古之賢君,與民共同其所樂,故能樂之。”《百喻經·二鴿喻》:“昔有雌雄二鴿,共同一巢。”《後漢書·皇後紀上·明德馬皇後》:“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一折:“小生與居士共同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2).大家一起(做)。《前漢書平話》卷上:“ 劉武 受詔牌金帛了,即請 宋公達 、 李德 、 程彥雄 共同商議。”《水浒傳》第五八回:“先來拜見 晁頭領 ,共同商議。”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六段:“談論起共同參加過的有意義的大事,感情一下子會加深幾十年,不親的人也會變得十二分親。”

(3).屬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他們互相握手、擁抱,共同的心情使他們的話象打開閘門的洪水一般。”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裡>》:“它的主人公們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有什麼共同之點嗎?”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共同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共同"是現代漢語中具有複合功能的詞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一、形容詞用法(第468頁) 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共有的屬性,強調事物之間的共享性。例如:"共同目标"指多方達成一緻的奮鬥方向,"共同財産"表示法律認可的共有資産。這種用法常見于法律文書和社會契約表述,體現權利義務的共享特征。

二、副詞用法(第469頁) 表示多個主體以協作方式完成特定行為,如"共同努力""共同開發"。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釋義,此用法強調行為主體間的協同關系,與"各自""分别"構成反義關系。

該詞的詞源可追溯至東漢鄭玄《周禮注疏》"共,猶同也"的訓诂,經唐代孔穎達《五經正義》"共者,同也"的闡釋,最終在現代漢語中完成詞義融合。當前語言學研究中,北京大學中文系将其歸入"協同語義場"的核心詞彙,具有高頻使用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共同”是一個漢語常用詞,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事物共有的、一起參與的”。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作形容詞時,表示“屬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如“共同目标”“共同利益”;作副詞時,表示“一起協作完成某事”,如“共同努力”“共同生活”。這種雙重詞性使其在句子中既可作定語修飾名詞,也可作狀語修飾動詞。

  2. 語境延伸

    • 法律領域:特指多人對權利或義務的共享,如“共同財産”“共同被告”;
    • 社會學角度:強調群體協作關系,如“人類命運共同體”;
    • 哲學層面:表達事物間的普遍聯繫,如“共性與個性辯證統一”。
  3. 近義辨析

    • “一起”側重動作同時發生(如“一起吃飯”),而“共同”更強調共享屬性或協作關系;
    • “公共”多指屬于社會的(如“公共場所”),而“共同”側重群體内部的共有性。
  4. 典型搭配
    | 搭配類型 | 示例 | |---|---| | 名詞性 | 共同點、共同體、共同語 | | 動詞性 | 共同開發、共同承擔、共同進步 | | 成語化 | 同舟共濟、和衷共濟(近義表達)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極高,據統計在《現代漢語頻率詞典》中位列前3000高頻詞,體現了其在表達協作關系、集體屬性時不可替代的語言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熬累奔濑标牓參決撐犁乘滅程式庫刺撓黛慘刀山劍林點冊跌腳搥胸蹀馬風平浪靜風雲叱咤搞活經濟公幹公扈挂鱗顧接鼓輪航郵懷奸黃道日皇鳥黃淤恢廣監督餰鬻晉階救時急景貜狙棵把口齒伶俐蓮花界理當禮輕人意重珞琭履版賣獃艨艟明揚平拱秦分髯主簿人身保險若邪上計掾生絹生死予奪使館水荇庭砌提撕頹靡萬衆緼黂卧不安翔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