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告勑的意思、告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告勑的解釋

(1).禀告整饬已畢。《書·多士》:“有命曰:‘割 殷 ,告勑于帝。’” 孔 傳:“天有命,命 周 割絶 殷 命,告正於天。”

(2).告敕。 宋 李綱 《乞罷宣撫使第三劄子》:“臣昨蒙除尚書右丞、知樞密院事、宣撫使等告勑,謹具繳進,乞此骸骨,歸於山林。”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李全》:“﹝ 張忠政 ﹞遂歸家,令妻子自經,次焚告勑寶貨於庭,然後自盡。”參見“ 告敕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告勑”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個義項:

  1. 禀告整饬完成
    源自《尚書·多士》中“割殷,告勑于帝”,指周王朝向天禀告已結束對殷商的統治并完成整頓。孔安國注解為“天有命,命周割絕殷命,告正于天”,強調向天彙報重大政治變革的儀式性意義。

  2. 同“告敕”(官方文書)
    宋代文獻中,“告勑”常指官方頒發的敕令或委任文書。例如:

    • 李綱在奏折中提到“尚書右丞、知樞密院事等告勑”,即委任官職的敕書;
    • 周密《齊東野語》記載相關事件時也使用該詞,反映其作為公文術語的用途。

補充說明:“勑”為“敕”的異體字,二者互通。“敕”特指帝王诏令,故“告勑”在文書語境中多與朝廷命令相關,需注意不同曆史時期的語義側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告勑的意思

告勑(gào ju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感受,向别人告訴他們的決定或觀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告勑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讠字旁),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告勑是由“告”和“勑”組成的,其中“告”是一個常用的動詞,指告訴或通知别人;“勑”是一個用于指示命令或要求的意思的字。告勑這個詞語的用法也是受到這兩個漢字的影響。在繁體中,告勑寫作「告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會有一些變化,告勑當時寫作“吿誡”,吿字在現代寫作告。

例句

1. 他向朋友告勑了他的計劃。

2. 我們需要告勑大家明天的會議地點和時間。

3. 老師告勑學生們不要遲到。

組詞

告誡、告示、警告。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勸告、告誡、教誨。

反義詞:聽從、接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