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稅的意思、公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稅的解釋

官家所收賦稅。《詩·魏風·園有桃》“園有桃,其實之殽” 漢 鄭玄 箋:“ 魏 君薄公稅,省國用,不取於民。” 唐 劉長卿 《送青苗鄭判官歸江西》詩:“來問 周 公稅,歸輸 漢 俸錢。”《通典·食貨七》:“論曰:自 建中 初,天下編甿百三十萬,賴分命黜陟,重為案比,收入公稅,增倍而餘,遂令賦有常規,人知定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文化語境中有一定的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公稅(拼音:gōng shuì)指由政府向公民征收的稅款,屬于國家財政收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維持國家運轉和提供公共服務。古代文獻中多指“官家所收賦稅”,如《詩經》注釋提到“魏君薄公稅”(減少官方賦稅)。

二、曆史來源

  1. 古代賦稅制度
    公稅在古代主要指國家征收的常規稅種,例如《通典·食貨七》記載,唐代通過“公稅”規範賦稅制度,使其成為國家財政的穩定來源。唐代詩人劉長卿的詩句“來問周公稅”也側面反映了公稅的曆史存在。

  2. 詞義演變
    漢代鄭玄在《詩經》箋注中将“公稅”與“省國用”關聯,強調其作為國家治理工具的作用。現代則擴展為包括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等各類稅種。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概念

如需更多曆史文獻案例,可參考《通典》《詩經》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稅的意思

公稅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政府對于居民的征收的稅收。也稱為國稅或公共財政收入。公稅是維持政府運轉和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來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稅的部首是八,并且它的拆分筆畫為9畫。

來源

公稅的來源可以有多種形式,如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通過征收公稅,政府能夠籌集到資金,用于社會事務的發展。

繁體

公稅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公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公稅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它的古代寫法為「公稅」,其中的「稅」是指農作物的稅收。

例句

1. 政府根據法律規定征收公稅。

2. 公稅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詞

公務、公共、稅收、財政、征收

近義詞

國稅、公共財政收入、政府收入

反義詞

個人收入、私人財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